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淡水街的經濟發展

淡水街的經濟發展

淡水街道歷屆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地緣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提出了“工業立鎮”、“商貿興鎮”、“教育強鎮”、“提高淡水經濟實力”等發展戰略,進壹步優化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了以工業園區為依托、服務業為主導的三大產業。2009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9438+0億元。

工業飛速發展。工業園區經濟是淡水經濟的支撐。多年來,淡水依托人緣和地緣優勢,不斷加強引進國外物資工作,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完善管理機制,使淡水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改革開放初期,先後建成了胡塗、泗水、東門等20多個工業園區組成的集團。近年來,白雲坑、石井、楊納汽車電子信息產業園、新橋星城科技園等四個新興產業園區相繼建成,成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同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已建成投資環境良好、基礎設施完善的產業集聚區,引進了深圳市賽瓦特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向輝車業(惠州)有限公司、洪升科技有限公司等壹批相對高端、創稅的企業。2008年,四大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達8.93億元,占全街道工業總產值的42%。工業園區已成為淡水街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嚴把“關口”,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控制好項目投資強度和環保標準,引進壹些科技含量高、財稅貢獻大、汙染少、消耗低的項目,有效提升了淡水工業經濟總量和質量。截至2009年6月底,淡水共有各類工業企業200多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涉及食品、服裝、機械、電子、化工等行業。

服務業欣欣向榮。多年來,淡水認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服務業發展。淡水的餐飲、商業、休閑、娛樂服務以其優越的競爭優勢和巨大的輻射力,吸引了香港、深圳、東莞等周邊地區的居民紛紛前來消費,日益成為惠陽壹張響亮的名片,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商貿的持續繁榮,酒店服務業的蓬勃發展,房地產業的強勢崛起,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針對現有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物流倉儲、信息咨詢、會展商務、文化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升級轉型。目前,淡水服務業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和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載體,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初步形成。凱悅酒店、嘉路酒店、世紀花園酒店、麗景花園酒店等星級酒店相繼建成,沃爾瑪、嘉信茂、國美、人人樂、飛越彩虹購物廣場、東城(國際)物流園、國信證券等大型零售企業落戶淡水,成為眾多商家投資置業的沃土。

2011,全街道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9.73億元,同比增長13.8%;工業增加值6543.8+0.233億元,增長24.6%;第三產業增加值63.07億元,增長12.3%;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開發投資)45.69億元,增長65.438+09.7%;稅收收入6543.8+0.35億元(含區級收入),增長26.1%;合同利用外資365438美元+43萬美元,增長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