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醫藥大學,簡稱“陜西仲達大學”,位於陜西省鹹陽市。陜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大學,是卓越醫生(中醫藥)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大學,是國家“十四五”教育強國建設的大學。
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被確定為全國八大中醫藥重點院校之壹。1981成為全國首批碩士授權單位,1990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可接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的高等學校。2015更名為陜西中醫藥大學。
截至2023年5月,學校擁有南北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約86萬平方米。有14個教學單位,2個醫教合作單位,2個直屬醫院,13個非直屬醫院,1個藥廠,1個中醫藥博物館。本科專業26個,其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
壹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教職工5000余人(含直屬醫院),專任教師1168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687人,全日制在校生16154人,其中本科生、碩士生、留學生65438人。
教員:
截至2023年5月,學校現有教職工500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專任教師1168人,其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687人。有800多名碩士生導師,38名兼職博士生導師,8名博士後導師;學校擁有五名國醫大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名中醫教師。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1人,科技部科技創新中青年領軍人才、教育部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新世紀傑出人才2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崗學者11人,國家黃綺學者、青年黃綺學者,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程導師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