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職業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職業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上海在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過程中,社會職業的變遷呈現出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動蕩、分化和重組格局。新職業類別層出不窮,傳統職業類別正在消亡和遷移。而且,這種發展變化趨勢還將持續相當壹段時間。

在當代中國,尤其是上海,這種變化的總體情況是,由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即信息社會的多重特征並存,社會分工確實具有許多中國特色。壹個顯著的宏觀特征是,第壹、二產業的社會職業以消亡和重組為主,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如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商業、服務、金融保險、信息咨詢、出租廣告、衛生、體育、教育培訓、文化藝術等。,尤其是信息產業,國外有人稱之為第四產業,顯示了信息產業的巨大潛力。這些新興產業的出現和崛起,將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但與此同時,由於新技術、新成果在第壹、第二產業的不斷推廣應用,為傳統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農業,由於新技術的應用,傳統觀念的更新,新的生產方式和發展思路,給這個傳統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擇業機會。

這使得大學生就業,與過去畢業分配時相比,是前所未有的:壹是勞動崗位中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比例越來越少;二是與傳統專業絕對對應的工作越來越少;第三,勞動崗位的地域空間越來越小,行業特征不像過去那樣鮮明;四是崗位所需專業知識技能更新周期加快,復雜程度提高。這樣的特點將使寬口徑復合型通用專業的大學生有更大的擇業空間,用人單位對大學生非專業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將空前提高。

目前,職業變化和發展有以下趨勢:

(1)社會職業越來越多。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職業的分化,職業已經遠遠超過了“360線”。據相關資料顯示,20世紀70年代左右,世界上有42000多種職業,現在更多了。

(2)社會和職業結構變化越來越快。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經歷了幾千年,從工業革命到新工業革命,也不過200多年。在這200多年裏,新的產業不斷湧現,產業的主次地位變化越來越快。工業革命時期,主要是紡織業。直到20世紀,鋼鐵、汽車、建築行業才相繼超越紡織業。然而,電子產業發展成為主要產業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

(3)腦力勞動者的崗位在社會總崗位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相關資料顯示,1960年,腦力勞動者占美國總就業人數的43%和3%,1997年,上升到51,4%。在中國,腦力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也在增加。

(4)未來熱門崗位預測。21世紀上海有八大支柱產業:汽車制造、通信設備制造、電廠成套設備制造、石油化工、鋼鐵制造、家用電子制造、現代生物和醫藥、計算機。國內在本世紀末下世紀初,企業研究人員、管理人員、職業教育教師、建築師、農業技術人員、律師、房地產業務人員、金融業務人員、計算機網絡業務人員、各種專業信息人員(如廣告、出版、咨詢等。),具有社會知識的高級人才和心理學家將成為熱門行業。就世界而言,21世紀將形成許多新職業,如高級信息服務業、人身安全與娛樂、太空與海洋開發專家、環境保護專業人員等。

(5)未來學家預測,在21世紀出現的眾多職業中,發展最快的將是以下行業:計算機操作和信息處理、酒精和藥物康復等院外保健、個人用品服務以及咨詢、語音、電話和電信服務等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