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江蘇省有代表性的文化介紹
1,昆曲。昆曲是公元14和15世紀起源於蘇州昆山的壹種唱腔藝術體系,是歌、舞、武的混合體。現在也指它的舞臺形式,昆曲。2.洋州。揚劇是壹種起源於江蘇揚州,成長於上海的中國傳統戲曲。它是在古代“花鼓戲”和“香火戲”的基礎上,吸收揚州清曲和民歌發展而來的。原名“淮揚劇”,30年代中期被稱為“淮揚劇”。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揚劇,主要流行於蘇北、蘇南、上海、安徽等地的部分地區。3、揚州玉雕。揚州是中國玉石的主要產地,玉雕工藝歷史悠久。江淮東部龍虬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玉璜和玉管,揚州漢墓出土了許多玉器,種類繁多,造型美觀,並通過雕刻,采用了陰線雕刻和淺浮雕技術。揚州的玉器工藝在唐代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峰,宋代揚州玉雕出現了雕、修技藝,為後來特色技藝的形成奠定了基礎。4.蘇州繅絲織造技術。繅絲又稱絲雕,是中國壹種古老而獨特的傳統編織工藝,主要存在於蘇州及其周邊地區。蘇州繅絲從南宋開始成為主要產區。明清時期,蘇州繅絲依然繁榮。絲綢元素以其制作精良、簡單、優雅、美麗和美觀的特點,被列為絲綢面料中的最高品質,是最早用於制作藝術欣賞的絲綢面料。5.無錫惠山泥人。無錫惠山泥人以造型簡潔、色彩鮮艷、形神兼備的獨特風格而久負盛名。惠山泥人始於南北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6、南通藍印花布。中國民間傳統工藝印染產品,宋代稱為藥用貼布,明代稱為澆花布,據說是嘉定-桂興發明的。南通是中國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土布、天然蘭草是農民的家常便飯,所以前莊後坊的藍印花布染色作坊壹度遍布農村集鎮。6.蘇州評彈。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江浙滬壹帶,用蘇州話演唱。評彈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頗為流行。7.蘇繡。蘇繡起源於蘇州吳縣,現在已經遍布很多地區。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可謂流派紛呈,名家雲集。蘇繡風格獨特,圖案優美,構思巧妙,刺繡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淡雅,地方特色濃厚。刺繡具有“平、齊、諧、滑、勻”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