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能力。
2018,武鳴區政府將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納入武鳴區為民實事工程。2018至2020年,武鳴區投資546.6萬元,南寧市政府撥款210萬元,新建14個診所,修復95個診所,擴建2個診所,續建2個診所。每個村衛生室配備1多名村醫,所有村衛生室均配備診室、藥房、公共衛生室等。,配備基本診療設備和基本藥物,統壹更新電腦、打印機和手寫板,使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診療服務正常開展,實現村級醫保報銷。
2.加強家庭醫生合同後續工作,提供優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武鳴區* * *組建了226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隊,791名醫生參與簽約服務,其中鄉村醫生306名。截至目前,城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常住人口簽約人數169353人,簽約率31.21%。重點人群簽約人數128008人,簽約率60%。其中,永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25104人,簽約率100人。
家庭醫生從註重“量”向提高“質”轉變,努力豐富簽約服務內容。家庭醫生團隊定期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重點管理患者提供隨訪服務,動態監測其健康狀況,督促其按時體檢、服藥和治療。鄉村醫生結合健康扶貧工作,進村入戶開展家庭醫生簽約隨訪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做好高血壓、二型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65歲以上老年人、0-6歲兒童、孕婦、6類慢性病等重點人群的隨訪和健康管理服務。
3、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和提高治療水平,充實基層衛生人才隊伍。
(1)市區每年組織壹次鄉村醫生業務培訓班,鄉鎮衛生院也利用鄉村醫生例會制度,積極組織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同時,根據自治區和市級要求,每年選派鄉村醫生參加為期3個月的業務培訓。通過強化培訓,不斷學習新的醫學知識,提高鄉村醫生的專業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2)組織實施訂單定向培養鄉村醫生工作。2018和2019年全市分別招聘34人和44人。2020年農村訂單定向招生工作正在宣傳動員,鄉村醫生逐漸年輕化、專業化。
4.鄉村醫生補貼計劃
鄉村醫生待遇差,隊伍不穩定是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了改變現狀,政府制定了針對鄉村醫生的各種補貼方案。鄉村醫生收入統壹為基本工資加績效工資制。基本工資補助資金按當地村(居)委會副主任補助標準撥付,基本藥物制度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其他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壹般診療費和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治療收入作為鄉村醫生績效工資,用於鄉村醫生“五年計劃”支付。
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讓群眾看病更方便,是全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共同責任。所以,在未來,基層醫療的發展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