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誰有最近關於我國校園青少年心理暴力的調查數據或者幫我編壹份這方面的問卷?

誰有最近關於我國校園青少年心理暴力的調查數據或者幫我編壹份這方面的問卷?

青少年心理問題原因分析2008-08-08 14:17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心理,也因為此舉,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浮出水面。根據問卷調查和臨床咨詢的實證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學習壓力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大學生中,14.5%的人表示面臨學習或考試壓力。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壹項統計也顯示,在要求進行心理咨詢或矯正的來訪青少年中,有30%是因為學習壓力導致的心理問題。共青團省委的壹項調查數據也顯示,68.9%的學生認為自己壓力很大,21.5%的學生“不清楚”,只有9.5%的學生輕松地感覺到學習“沒有壓力”,35.9%的中學生已將“學習太累”作為缺乏學習動力的主要原因。

2.教育的缺失通常從政治、思想、道德上分析青少年中的壹些問題,很少從心理上分析。我們用簡單、呆板、僵化、刻板的思想政治工作代替壹切,盲目追求升學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包括競爭力、情感、人格、自我意識、人格傾向、社會交往和適應能力,往往處於壹種。而傳統文化推崇的師生關系被打破,讓青少年失去了大面積可以容納健康精神成長的土壤。由於缺乏必要的溝通,師生之間的交流減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暢,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漸行漸遠,教師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壹個學生,出錢家教,輕視成績差的學生,使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拉大。調查中,71.7%的大學生認為師生關系“壹般”,甚至有6.5%的大學生認為師生關系“差”。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局部或暫時的個別現象。

3.家庭影響著家庭環境,家庭環境是青少年人格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場所,對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素質、教養方式、健康狀況、夫妻關系、經濟狀況和父母的道德行為。在對心理咨詢老師和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的個別訪談中,我了解到大多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來自生活困難的家庭或單親家庭。我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張大生是對的:每個問題兒童的背後,都有壹個問題家庭。

4.校園暴力在很多人眼裏,暴力和學校是不相幹的,但嚴峻的事實是,校園裏確實存在暴力。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了解到,在他們接待的來訪青少年中,因校園暴力引發的心理問題占壹定比例,且越來越嚴重。最常見的壹種表現就是搶劫,即高年級學生或走失學生向低年級學生要錢。被搶的人沒錢或錢少都會被打,被搶的人往往因為受到威脅而不敢向老師或家長報案,導致搶劫日益猖獗。然而,學校和家長往往把重點放在校外的校園暴力預防上,卻忽略了校內同樣是學生的施暴者。校園搶劫對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尤其是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很多被搶的同學以後想起來當時的情景還是很害怕。

5.社會環境隨著社會轉型而成長的當代青少年,不僅無時無刻不在感受和體驗著競爭的無處不在,還不得不面對成人社會為他們設定的價值取向:學習差→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掙不了大錢→享受不了生活→浪費生命。“爭當狀元有人叫好,孫山有人鄙視”等社會風氣和應試教育早已根深蒂固,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我們說環境可以造就人,環境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去適應環境。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開始,心理偶爾發燒感冒流鼻涕。及時預防和消除這些心理問題,給孩子壹個健康美好的未來。

(以上來自/allnews/02/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