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名稱:釋小龍
俗名:陳小龍。
出生日期:1988 65438+2月25日。
家庭成員:父親、母親和妹妹。
最喜歡的食物:西瓜
最喜歡的消遣:玩電子遊戲和逛遊樂園。
最討厭的東西:蛇和老鼠。
我最大的愛好:練武術。
最大的願望:當明星。
出生地:河南省鄭州市
兩歲時拜少林寺第29代傳人釋永信為師,賜名釋小龍。
小龍從小聰明伶俐,擅長舞槍弄棒。壹學會走路,他就經常跟隨父親(陳同善,現為中國嵩山少林寺武術學校校長)加入少林寺打坐拜佛。尤其是僧侶們宏大的雜技場面深深吸引著他,常常讓他流連忘返。小龍自從進入武林後,在父親的榜樣下進步神速,掌握了拳法、腿法、步法等少林基本功,學會了少林拳、醉劍、醉拳、少林棍、五行拳等傳統的、規定的套路。1992,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獲得少林獨臂拳、羅漢會兩個優秀獎,壹舉成名,引起影視圈關註。
年輕的釋小龍聰明好學,在父親和哥哥的指導下刻苦學習和練習。無論刮風下雨,烈日暴曬,還是天寒地凍,他都堅持練習,最終以驚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藝贏得了世人的敬仰。65438年6月至1999年6月,年紀輕輕的釋小龍隨嵩山少林寺佛教文化代表團訪問臺灣省,被臺灣省報刊譽為“和平使者”和大陸“神奇的少林龍”。從那以後,小龍的名氣越來越大,娛樂圈的商人都和他簽約。1993 7月,臺灣省長虹影視公司與小龍簽約,8月與臺灣省著名歌手林誌穎合拍首部電影(旋風少年)。1993參加河南電視臺少兒聯歡晚會。1994年4月,與香港吳孟達、鄭少秋合拍《少林寺二亂寺》;8月,他與臺灣省影星金城武和葉全真在美國拍攝了《龍》;在中國,他拍攝了壹系列電視電影,如《吳尊少林》和《少林熊峰》。
65438年至0995年,小龍與香港吳孟達合拍《無敵群星》,與葛民輝、邱淑貞合拍《賭聖》,與臺灣鐘鎮濤、香港張敏合拍《十兄弟》,與香港影星袁彪、羅家英合拍《少林龍族》。這壹年,小龍受香港電影協會邀請,作為第14屆電影“金像獎”特邀嘉賓,為世界著名影星成龍頒獎。在天津舉行的第43屆世乒賽開幕式上,小龍表演了《中國功夫》1996,並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組織的“96元宵晚會”。4月在香港與程惠安、方方合拍《金島歷險記》等電影。
隨著年齡的增長,釋小龍的武功和演技壹天比壹天高。現在小龍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的童星。目前,小龍正忙於拍攝40集電視劇《烏龍院》,他在其中擔任主角。
在影視圈8年的釋小龍,今年才11,但已經是大明星了。在少年包青天的拍攝現場,他左手拿著手機,右手拿著筆記本電腦,左邊是保鏢,右邊是武術保鏢。第壹眼,哇!真的是新時代的小巨星裝,但是兩個角色讓小龍聽話的也就這兩件事。
壹名文化“保鏢”緊隨其後。壹有空就往小龍腦子裏灌輸知識,讓小龍在數學、語文、英語、計算機等方面落後於同學。小龍還創造了壹個成語“寓教於樂”。這是怎麽回事?小龍笑著解釋:以前拍武俠劇總是臺詞很少很簡單,這次拍了40集,文藝劇比武俠劇多。有些成語,如“天經地義”、“言而有信”等,說不清楚,自然很難把臺詞背出來。這時文化老師把遇到的成語的臺詞教給了小龍。看來小龍可以學以致用,學會選詞造句了。出名了,就不能失去學武的人的規矩。隨行的武術老師每天會專門安排2-3個小時督促小龍練武。小龍的配合也很默契。他說他的偶像是成龍,他的願望是成為像成龍壹樣的國際武術巨星。那個手機其實就是小龍父母的傳聲筒。孩子不在,家長只能通過手機“輔導”。
此前,釋小龍已訪問了新加坡、美國和加拿大。日本、臺灣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拍攝的同時,在師父的嚴格要求下,他壹邊習武壹邊學習文化,為少林武術走向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