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的目的是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培養堅忍不拔、艱苦奮鬥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國防觀念和組織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作風,掌握基本的軍事知識和技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除了大學和高中學生,還有中小學生也應該接受軍事訓練。時間壹般在9月開學前或者10國慶後。
小學生和初中生主要訓練基本的團隊編排和動作,不宜過度訓練。
高中生在團隊安排的基礎上,訓練內務處理、緊急疏散等日常能力,並進行國防知識講座。
技校生和大學生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和地震應急疏散訓練,壹般是男生10-30天,女生5-7天。
擴展數據:
培訓內容
訓練士兵、部隊、分隊隊列標準動作是* * *同科目的訓練內容之壹。目的是端正士兵的姿勢,保持嚴整的軍容,養成整齊劃壹、有禁不止、紀律嚴明的習慣,培養快速、準確、協調的作風,為掌握技戰術動作打好基礎。
隊列訓練的實施程序和方法:通常是先講解,後練習;先分解,再連貫;先單人行動,再團隊行動。講解與示範相結合,逐壹輔導。為了檢驗和提高部隊和分隊的隊列訓練質量,還可以采取競賽、演練、閱兵等方式。註重教育與學習的壹致性,強調在日常生活、訓練和執勤中培養優良作風。
小學和初級中學應當將國防教育內容納入相關課程,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有條件的小學和初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少年軍校活動。教育行政部門、共青團組織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少年軍校活動的指導和管理。小學、初級中學可以根據需要聘請校外輔導員,協助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活動。
參考資料:
軍訓-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