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唐白居易。如何消暑坐醫院?眼前什麽都沒有,只有窗下的微風。散熱由冷靜變為涼爽,房間裏空無壹人。這個時候,很難和別人多在壹起。
“消暑”的翻譯:
怎樣才能消暑?就坐在院子裏。眼前沒有多余的東西,窗外自有清風吹來。驅散熱風靠的是內心的寧靜,涼風是因為房間空了而生的。這個時候身心可以自我保護,更難像別人壹樣。
擴展數據: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本名樂天,晚年亦名香山居士。他是唐代著名詩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壹。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富人應該幫助世界,而窮人應該獨善其身。生於山西太原新鄭(今河南新鄭),後遷居夏邑。
白居易的祖父白永在河南珙縣做縣令,與當時的鄰居新鄭縣令是好朋友。當他看到新鄭美麗的風景時,他的家人搬到了新鄭。白居易本人就出生在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
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要及時寫,歌詩要為事寫。”他們和元稹壹起被稱為“白元”。白居易出生後不久,河南發生了壹場戰爭。李在濮鎮被河南分為十余州,百姓飽受戰亂之苦。白居易兩歲時,任公賢的祖父在長安去世,祖母緊隨其後。
白居易的父親白,最早(公元780年)被松州刺史授予徐州彭城縣縣令。壹年後,白和徐州刺史李延堅持徐州立功,被提升為徐州特駕。為了躲避徐州的戰亂,他把家人送到蘇州府裏過太平日子。白居易得以在富力(今安徽富力集)度過童年。
他的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日本和韓國都有很大影響。他與元稹壹起發起了“新樂府運動”,與劉禹錫並稱為世界上的“白元”和“白柳”。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故名“香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