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為什麽老北京人壹進張藝門就說:錢把人打倒有什麽意思?

為什麽老北京人壹進張藝門就說:錢把人打倒有什麽意思?

眾所周知,老北京城是元朝重建擴建的。明朝時期,形成了紫禁城、皇城、內城的格局。到了明朝中期,為了保衛北京,抵禦蒙古騎兵的入侵,嘉靖皇帝計劃在內城外再修壹堵城墻。但因為國家的錢袋子不夠厚,只好先在內城以南建壹部分。這是老北京的外城。

哪裏有墻,哪裏就有門。外城建有七座城門,分別是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寧門、東邊門、卞喜門。清朝時,由於道光帝的年號是“玉寧”,為避諱,廣寧門改為廣安門。因為廣安門與晉國中都遺址上的張藝門在同壹軸線上,所以人們稱它為張藝門。

廣安門是壹個很特別的地方。它是西部外城的唯壹大門,是南方和西南各省進入北京的必經之路,屬於交通要道。也是展示北京形象的“窗口”。1644年,正是通過廣安門,李自成大軍入京,結束了明朝近300年的國運。

1766年,乾隆皇帝特意擴建廣安門,提高規格,使其規格接近外城最大的永定門。

清朝時,老北京有五條交通要道,只有兩條是石板路。其中1條連接永定門和正陽門,是皇帝出正陽門後前往永定門附近的天壇和先農壇的壹條皇家道路。壹般人是不允許用的。另外1是廣安門到城外的路。這是因為雍正帝即位後,在河北省大規模修建了自己的千古之地——泰陵,並下令修建廣安門至宛平古城的1條石板路,方便後人前往泰陵祭祀。

清代的石板路相當於現在的高速公路,非常“燒錢”。廣安門到宛平古城的石板路,全長1500尺(約4950米),* * *花了8.2萬銀子,平均每尺路5.23元3分。民謠稱之為“壹尺路5.23”。

“要致富,先修路。”廣安門至宛平古城的石板路的修建,極大地促進了兩地的經濟建設,尤其是廣安門,很快成為四面八方商人的聚集地。從城外運來煤炭、建材、山貨、土特產的駝隊,絡繹不絕地通過廣安門進入外城,成為壹道特殊的風景。

清代詩人李洪若也寫過壹首詩,叫“車馬千姿百態”:“攔車攔路,且行且走,五六連成壹串。辱街可忍,張儀無情如狼。”為什麽“像狼壹樣無情”?就是因為駝隊高大緩慢,占道後給行人造成了不便,惹得行人咒罵。但駝隊依然不慌不忙地走在石板路上。

當時進入廣安門就是張壹門內大街(今天叫廣安門內大街),這裏店鋪林立,賣的商品琳瑯滿目,行人擁擠。張壹門內街是外城最繁華的地方,所以民間流傳著“壹進張壹門,錢就把人打倒”的說法。

但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建成投入使用後,廣安門逐漸失去了交通要道的地位,來往的商賈也少了,逐漸受到冷落。張壹門內大街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外城其他地區。以至於到了1949,張壹門整條街沒有壹棟兩層小樓。

2001隨著廣安大道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廣安門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往日的繁華景象又回來了。

現在廣安門內大街正成為北京重要的商業中心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