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是中國本土宗教,漢明帝時期傳入。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塔多煙雨”的盛況。道教雖然是唐朝的國教,但是通過玄奘大師對佛教的推廣和武則天的全力支持,佛教在唐朝得到了蓬勃發展。所以中國保存下來的唐廟很多,其中原平縣的惠濟寺就是壹座唐廟。
惠濟寺位於原平市東北部中陽鄉連家港村。始建於唐代,宋代重建,明清重修。全寺由山門、文殊殿、鐘樓、伽藍殿、大佛殿、東西回廊等建築組成,其中山門處可見1座鐘樓,藍底金匾上寫著“會稽寺”三個大字。
進寺後,便是文殊殿。大殿中央有壹個巨大的佛臺,上面有文殊菩薩、侍女、護法、童子五顏六色的塑像。佛臺兩側木亭內有157木雕,佛救內壁繪有壁畫。這些彩色雕塑和木雕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至於觀音像,慈航殿共有1尊,與我們平時看到的觀音像不同。這尊觀音不是坐著不動,而是右腿蜷曲,右臂自然搭在右腿上。這種雕像叫“自由觀音像”,慈航殿內懸掛的匾額是光緒年間制作的。
大佛殿建於宋代重建時期。大廳裏的大佛、菩薩、童子、金剛等雕像都是宋代的傑作。大佛殿兩側的千佛閣中有157件宋代木雕,雕刻精美,刀法有力。另外,最有趣的是正殿西角的女菩薩像。
據了解,這位被當地稱為“曹阿姨”的女菩薩是連家港村人。她從小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當得知村裏要建惠濟寺時,她主動承包了抽水的工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抽水,剛好夠工人壹天用。很長壹段時間,曹阿姨又累又病。惠濟寺落成時,她居然當場坐在廟裏,當時她才16歲。
為了感激她的善良,寺裏的和尚為她造了壹尊肉身菩薩像,日夜供奉。由於歲月的侵蝕,曹阿姨的身體形象也受到了損害,從受損的地方可以看到裏面真實的身體;有遊客說過,當他靠近實物形象時,還能聞到壹股淡淡的香味。正是因為曹阿姨善良,她才能小小年紀就肉身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