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關註壹些當地的微信官方賬號,比如當地的共青團和各種協會。壹般定期集體活動,如果附近有誌願者活動,有消息。
這樣的活動有很多,比如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夏季峰會/年會誌願者招募,今年北京電影節誌願者招募(3月結束),華為全鏈路大會誌願者招募,河南博物館誌願者招募,上海紅磚美術館誌願者招募,肺炎武漢服務線上誌願者招募,全國各地青年團體發起的誌願者招募。
二是問當地街道和社區。比如打掃街道,照顧老人,協調交通。
第三個是誌願匯APP,會發布很多活動,不定期記錄。
第四是學校內部的誌願者組織,學校要有類似誌願者協會的組織活動。
也是向學長學姐學習的壹種方式。大膽問。如果找到誌同道合,喜歡做誌願者的朋友,可以加入進來。
與其他方式相比,
最靠譜的是學校的誌願者部。這種誌願服務壹般是參加壹些校內誌願服務和簡單的社會誌願服務,同校的同學壹般壹起去。但是如果不能加入部門,不建議長期做。
最穩定的應該是當地官方的誌願者協會和聯合會,可以咨詢。在相對成型的誌願者城市,官網,壹般都有誌願者協會和聯合會,可以註冊,查看組織和服務點,選擇就近的服務點和服務類型,咨詢後提供服務。最後,社區、街道,壹般都是臨時性或長期性的。
然後就是大運會,奧運誌願者,要求比較高。但是這些要求更高。除了參加,還可以考慮自己組織。
可以自發組織壹些成員,聯系壹些機構,做壹些誌願活動,也可以自己去附近的社區,誌願為社區做壹些服務,可以增加社會閱歷和誌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