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串串生動的數字,像跳動的音符,記錄了贛州定南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從1到今年3月,贛州定南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4億元,增長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42.9%;園區工業總產值2.3億元,增長62.6%;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665,438+0.4%;利稅總額2696萬元,同比增長136.3%;財政收入8086.8萬元,增長115.2%。
弘揚優秀,促進產業擴張
依托豐富的礦產、水能、農產品資源,定南縣積極對接沿海產業,優先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企業,走出了壹條“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競爭優勢、財力優勢”的發展道路。贛州定南縣先後投資3億多元,加大了對傅亮等5個工業園區和3個工業發展重點鎮的扶持力度,吸納了全縣90%以上的工業企業落戶園區和重點鎮。產業高度集中,企業不斷發展,充分利用了縣域資源。目前,該縣工業園區已初步形成礦產品深加工、生物制藥等六大支柱產業。開發了100多個系列產品,11個項目列入國家和省星火計劃,13個產品獲得國家專利。
同時,贛州定南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借助珠三角產業梯度轉移,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了壹大批大項目、優質企業落戶定南。1至今年3月,贛州定南縣* * *引進內資項目21個,簽約資金9.8億元;引進外資項目6個,合同資金987萬美元。
無中生有,吸引新產業。
贛州定南近年來六大支柱產業發展令人矚目。但全縣80%以上的工業經濟存量集中在六大產業。作為支撐縣域經濟的基礎產業,結構性矛盾越來越少且單壹。如何突破這個發展瓶頸?定南縣委、縣政府提出:在做大做強現有產業的基礎上,拓展新的產業門類,積極培育包裝、五金等產業,以工業經濟的新跨越,促進區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綜合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為此,贛州市定南縣著手進行科學的產業規劃,力爭在重點產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2006年,贛州定南縣聘請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等權威機構專家,對該縣稀土、鎢下遊產品、生物制藥等五大產業進行了規劃。目前,五個產業的規劃已通過評審,這些專業規劃的編制,使贛州市定南縣“十壹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壹批新型特色產業,在戰略定位、技術路線、產品布局、發展目標、發展重點等方面,得到了國內權威科研機構的科學論證,對今後贛州市定南縣工業經濟的持續、快速、科學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根據明確的產業規劃,贛州定南縣將在長三角、京津滬開展招商活動。在項目選擇上,堅持高起點、大規模、高技術,加強重點發展領域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招商引資,努力有效開發適合當地發展條件、尚未借助外力開發的新領域,逐步形成新的產業集群。目前,投資3.6億元的稀土深加工企業、紅帆科技公司、投資5000萬元的鑫鑫陶瓷廠、投資7000萬元的綠源飲料公司等壹批新項目落戶定南。
超越通常的創新開發環境
贛州定南全力抓好產業基地建設這壹招商引資和產業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創新園區運營模式,做大做強板塊經濟,打造特色產業,形成產業集聚發展模式,實現定南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三年來,贛州定南縣投資3.5億元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工業經濟發展打造了堅實平臺。針對部分企業資金短缺,贛州定南縣采取中介擔保、銀企推動等方式解決企業融資問題。2006年,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成立了第壹家民營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搭建貸款平臺。壹年來,* * * 25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簽訂貸款協議,總金額6543.8+0.3億元。
針對名牌產品少、名牌產品市場驅動力弱的現狀,贛州定南縣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引導和幫助企業爭創名牌產品,開展標準化生產。贛州定南縣聖賢面業有限公司引進以來,先後資助200多萬元,幫助企業建立了壹套產品質量生產跟蹤檢測體系,確保企業產品質量,開辟了產品通關“綠色通道”,產品合格率1.000%。“聖賢”商標也成為江西省著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