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鎮安社會

鎮安社會

明清時期,只有集鎮和大江大河才有中醫和草藥醫生治病。民國三十年(以下簡稱民國)(1941),鎮安縣僅有24家藥店,醫生138人,且多以中草藥為主,西藥價格稀缺。民國末期,人均壽命不到40歲。

65438年至0949年鎮安縣全境解放後,衛生部門貫徹“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中西醫結合”的方針,不斷增設各級醫療機構,培訓醫務人員,購置醫療設備。鎮安縣人民醫院已成為該縣的醫療中心,區裏有許多醫院,鄉鎮有醫院,村裏有合作醫療站,形成了“四級醫療保健網”。1989年,鎮安縣283人中有1名醫生。醫院床位增加到300張,縣區醫院增加了現代化儀器,加強輔助診療。1990年,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0歲。

2012年,鎮安縣有28所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000張。衛生技術人員1141人,其中醫生421人,衛生防疫人員66人,每萬人衛生技術人員數為41人。新中國成立後,科技人員大多是高校分配的畢業生。1978後,通過自學考試、進修、函授等方式培養了壹批科技人員。從65438到0983,振安開始引進6名科技人員,待遇優厚。1989黨政機關和企業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856人,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2184人。科技人員中有3297人獲得各類職稱。

1989鎮安科技人員分布為:工程技術人員***178,其中中級24人,初級154人;農業技術人員***185,其中副高級3名,中級22名,初級160名;醫療衛生技術人員***433人,其中副高級3人,中級38人,初級292人;教育系統科技人員1756人,其中副高級10人,中級210人,初級1536人。科技人員主要分布在教育、衛生和農業系統,分別占53.26%、13.13%和561%。

2012年,鎮安縣專利申請量達到57件,占42項年度任務的136%,比2011增長128%,其中發明專利38件,授權8件。民國31年(1942),鎮安建立縣級初級中學。學校位於縣城後街城隍廟,校園面積18畝,校舍60余棟,教職工13人。經考核合格,第壹屆招生120人,設兩個教學班。民國時期,縣初級中學招生8人,入學766人,畢業5次,畢業341人(含34個教師班)。

1950秋季,縣中學恢復初中壹、二班,招生58人。1951柞水初級中學並入鎮安中學後,班級增至3個,學生110人,教職工6人。紮河縣1960時期,中學增至8所,分別為壹中設在城關,二中設在豐鎮,三中設在石鎮,四中設在溪口,五中設在大坪,六中設在紅巖寺,七中設在東川,八中設在柴坪,有23個班,有從65438年到0966年,“文革”開始,中學停止招生,校內學生“停課鬧革命”。1969實施了開放式學校,在人民公社建立了47所中學。

1970,全縣58個公社全部設中學。1978鎮安中學被列為省重點完全中學,白塔中學、溪口中學、柴坪中學被列為普通完全中學,保留初級中學37所。

1981年,每個區都有壹所完全中學。1982 ~ 1987普及小學教育中,將6所完全中學改為初級中學。1989年有158個初中班5981人,34個高中班1578人。

2012年鎮安縣高考1075,中考成績商洛市第壹11年。各類學校在校生38289人,其中中學在校生20553人,小學在校生17736人。初中畢業率97.6%,小學畢業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