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溫是壹個五歲的女孩。她通常聽她奶奶的話,而不聽家裏任何人的話,所以溫溫的媽媽很好奇她奶奶用了什麽方法讓溫溫聽話。溫溫奶奶告訴她,當溫溫非常不聽話時,她會用小棍子打她。溫溫奶奶也說過“棍棒出孝子”,這句老話有它的道理。
那麽什麽情況下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呢?
1,傲慢任性
如果孩子不管說什麽都不聽話,任性,那就要采取棍棒教育。讓孩子心裏明白,如果不虛心聽別人的話,只想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會得到挨打的後果。
傲慢任性的性格在哪裏都不會受歡迎。就算父母再有耐心,以後也沒有人會無條件容忍他,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壹定要讓孩子認識到,家人愛他,不代表會壹直寵著他。父母也是有原則的,傲慢是不對的,必須改變。
2.屢教不改
熊海子有過這壹次,這壹次犯了錯被罵,他應該先認錯,下次再做該做的事。他承認錯誤時很真誠,但就是不改。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註意了。他其實也知道什麽是對什麽是錯,只是不想去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進行棍棒教育。
知錯不改,就是不服氣,不願意按照父母說的去做。父母可以通過棍棒教育幫助自己建立尊嚴,比如告訴孩子,最多容忍他三次。壹旦超過這個數字,等待他的將是痛苦。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在糾正他的錯誤,不應該反對。如果他犯了錯誤,他必須改正。
3.原則問題
有很多大是大非的問題是孩子絕對不能犯的,比如打架、玩火或者做其他危險的事情。如果孩子犯了這種錯誤,壹定要壹次性讓他長記性,千萬不能變通。這個時候棍棒教育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原則性的問題,如果父母小時候不重視,沒有教好,將來孩子長大了還會做什麽更嚴重的事情就不好說了。網上有多少父母是等孩子犯了大錯才開始後悔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夠嚴厲的?所以面對是非,壹定不能心軟,對孩子的教育壹定要狠。
還有壹點壹定要註意,“棍棒教育”只是壹種輔助手段,切不可視為靈丹妙藥。在使用這種教育方法的時候,壹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壹定要萬不得已,不能過重。如果作為常用手段,會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傷害,反而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