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陳文茜筆下人物的生活

陳文茜筆下人物的生活

聞喜天生熱愛藝術,從小在農村長大。無憂無慮的童年讓他有了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和追求許多有趣美好的事物,從而催生了他對繪畫的熱愛。高中畢業後,不顧叔叔反對,決定去上海美術學院專攻美術。後來因故轉學到新華美院,師從潘天壽等名師。四年後,他回到家鄉結婚,然後在汕頭中學教美術,並組織春陽畫社,教授對藝術感興趣的年輕人。

聞喜年輕時就展現了藝術才華,曾在汕頭、廣州、香港、上海等城市舉辦個展。65438-0937在南京舉辦的中國第二屆全國美展,得到徐悲鴻的贊賞和好評。同年,他還被英國《工作室》雜誌列為中國當代十大畫家作品之壹。

1948看到有人在南陽成功辦展,壹路南下南陽。本來打算待三個月,沒想到定居了。我在華僑中學和南洋藝術學院任教,每個假期都在東南亞各地旅行,收集繪畫素材。其中,巴厘島和爪哇的民俗給了他靈感。

說到創作,他可以說是壹個謹慎的畫家。他每天6點起床畫畫,每次學校放假都是他專心畫畫的好機會。如果有應酬,經常會早早離開回家畫畫。勤奮和自學使他的繪畫技巧不斷更新和提高。

早在多年前,陳文茜就以其中西合璧的獨特畫風奠定了他在國際藝術界的基礎。在他的眾多作品中,《猿與鶴》是代表作。為了畫猿猴,他在家裏的花園裏養了六只猿猴,沒日沒夜地畫。後來,只有跳躍、追逐、翻滾,他才能說出類人猿的起源,而其他如畫的魚和鳥也日夜觀察和繪畫,他的繪畫精神是認真的。

1968從新加坡教育退休後致力於創作,在中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省、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及香港舉辦了30多次個展。

1975年,新加坡大學為了表揚他對美術的貢獻,授予他“榮譽博士”的榮譽稱號,是第壹位獲此殊榮的本土畫家。此外,1964年獲新加坡總統尤索夫頒發服務勛章,1980年獲臺灣歷史博物館金質獎章,1987年獲東盟文化交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