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實踐中,還是有更多的家長代替孩子做出學業和人生的選擇,不遺余力地督促和逼迫孩子,熬夜苦讀。
似乎只要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孩子和家庭的命運就能發生跳躍和改變,甚至就業、婚姻、生活的大部分相關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但其實應試教育並不是壹切,快樂教育也不可忽視。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理性、寬容和關愛。並不是說父母代替孩子做壹個純粹考試或者純粹快樂的極端選擇,孩子的生活會比同齡人更幸福快樂。
而且,大多數學霸淩的孩子學習特別好,但在職場和生意場上,往往因為溝通不暢、意見不合,很容易陷入簡歷優秀但業績不佳的工作困境。
這說明,孩子只能在過於註重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中學習知識理論和解題方法,卻無法像快樂教育下的孩子壹樣擁有更加舒適、自由、放任的情感生活。
當然,所謂的“快樂教育”並不只是只要孩子開心就好。只要孩子覺得輕松、舒服、快樂,他可以不去管他的學業、成績,甚至可以不去管他的性格、品德的培養。
真正的幸福教育應該是在部分應試教育和學歷教育的框架下,在保證勤奮學習和學習成績的前提下,給予孩子更多發自內心的陪伴,同時帶領孩子體驗不同的生活、環境和觀念,讓孩子在認知和感受外界的同時,提高思維和知識水平。
畢竟,在如今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職場環境下,壹個孩子要學會快樂、能言善辯、口若懸河,卻沒有能夠體現自身價值的學歷、知識和技能,是完全沒有用的。
如果妳沒有學位,大多數用人單位不會讓妳在筆試後進入面試環節;
沒有知識,公司老板只想把妳放到高薪崗位,無從下手;
沒有技能,只會耽誤、拖延、降低公司相關部門的績效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