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位於西湖之南,錢塘江畔的月亮山上。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杭州為都城,杭州國王為錢塘江潮水派高僧致遠禪師修建了六和塔。今天,六和塔重建於南宋。取佛教“六和尊”之意,取名六和塔。六和塔又稱六和塔,意為“天地四方”。
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崇拜”,是為了壓制錢塘江的潮水而建造的。塔高59.89米,建築風格非常獨特。塔樓內部砌體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8面13層。
六和塔氣勢非凡。有人曾這樣評價杭州三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從六和塔望向江面,可以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面13層,裏面只有7層。造型優雅大方,氣派非凡。這座塔由螺旋形臺階連接起來。塔檐自下而上逐漸縮小,塔檐上翹的角上掛著104鐵鈴。屋檐明,屋檐暗,明暗相間。從遠處看,很和諧。外觀雍容大方,氣派非凡。塔內每隔二層為壹層,由螺旋梯級相連,墻上飾有“住友”字樣。塔的第三階段雕有花鳥、動物、飛仙等圖案,刻畫精細。構思精巧,結構奇妙,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
底樓正門的對聯上寫著:“塔聲如河,隔著水潮奔向初月;六合為佛國,吳山羅本橋跨。”從塔的內部,水壺門通向遊廊,所有樓層都可以被柱子俯瞰。壯觀的大橋,飄揚的風帆,郁郁蔥蔥的群山,令人賞心悅目。宋代鄭慶之有詩:“幾經春秋,每怨無因而上。”清乾隆皇帝遊覽此地時興致勃勃,依次為每層題詞,命名為:第壹處固,二諦合壹,三明清凈,四寶蓋五雲,六龜裝,七寶莊嚴。
20世紀90年代,在六和塔附近新建了“中國古塔博覽園”,這是壹座來自中國各地的著名寶塔的微型雕塑,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成就。
結構
太平興國中蓋寺命名為開化寺。乾隆皇帝親臨此處,依次為每層題匾,命名為:首座固,兩真合壹,三明清凈,四天寶蓋五雲,六聖荷莊嚴。這種情況真的很少見。從塔的內部,水壺門通向遊廊,所有樓層都可以被柱子俯瞰。壯觀的大橋,飄揚的風帆,郁郁蔥蔥的群山,令人賞心悅目。宋代鄭慶之有詩說“過了幾個春秋的塔,每壹個怨都無端上來”。六和塔是月亮山上最著名的景點,在文物展覽館往東十多步的地方。六和塔,屹立在山川之間,挺拔挺拔,天幹物燥,氣魄非凡。它是我國古代樓閣式塔的傑出代表之壹,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最重要的宋代高層建築遺存。如果把寶塔比作壹個可愛的女人,那麽六和塔更像壹個充滿陽剛之氣的壯漢。這種剛柔並濟,為天堂杭州增添了豐富多彩的審美趣味。
塔檐自下而上逐漸縮小,塔檐上翹的角上掛著104鐵鈴。屋檐明,屋檐暗,明暗相間。從遠處看,很和諧。塔內每隔二層為壹層,樓梯螺旋式上升,墻上裝飾有“住友”、人物和花卉、鳥獸等雕塑。它非常精致,遊客可以從塔上俯瞰錢江,風景優美。晨曦登塔,如白居易《江南回憶》所述:“日出江紅如火,春來江青如藍。”太美了。相傳《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陸和行者最後在六和塔出家,死於此。六和塔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1961年,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建的“中國古塔博覽園”現已向遊客開放。
六和塔是杭州著名的景點之壹。遊客在這裏可以欣賞古塔的雄偉外觀和錢塘江的風景。所以歷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寫詩吟誦,其中就有“孤塔孤空風臉”這首詩。江幹凈,藍色鮮艷,真實地描繪了六和塔和錢塘江的景色。
杭州六和塔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