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安徽省關於推進長三角地區居民壹卡通服務的規定》,規定了長三角地區居民壹卡通服務的應用領域、範圍和場景。這是長三角三省壹市人大常委會圍繞基本公共服務、便民、享受,在民生領域開展的壹次區域合作、協同立法。相關法規經四地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後,將於6月65438+10月1日同步實施。截至今年7月,長三角三省壹市通過567個線上線下窗口,創建了138個省際壹般服務事項和服務場景應用,在線服務超過540萬次,居民異地結算訪問超過980萬次,結算成本超過26億元,實現了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的全覆蓋。上述成功實踐不僅為長三角地區居民社會保障卡的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開展協同立法提出了現實需求。
明確規定長三角地區居民壹卡通服務,是指長三角地區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在交通、旅遊、文化體驗、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等領域實現壹卡多用、跨省使用。安徽省會同上海、江蘇、浙江* * *編制長三角地區壹卡通應用項目清單,實行動態調整,並向社會公布。根據規定,社會保障卡卡的應用範圍包括拓展應用服務、身份證明應用、社會保障應用、醫療應用、交通應用和文旅應用、教育應用、金融功能應用和創新應用。長三角地區社會保障卡持卡人可持具有加載綜合交通壹卡通功能的社會保障卡,乘坐公交、電車、軌道交通、輪渡等公共交通工具。憑借該卡,您可以享受公共圖書館閱讀、公共博物館參觀和旅遊景點參觀等便捷服務。參加長三角地區基本醫療保險的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後,可以持社會保障卡在省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可以直接結算。
異地就醫可以簡單定義為參保人在參保地以外的就醫行為。在社會醫療保險範圍內,“異地”壹般是指參保人參保的統籌地區以外的國內其他地區,“就醫”是指參保人的就醫行為。2020年6月5438+2月,全國跨省異地就醫自助查詢服務正式開通。參保人員可登錄國家醫療保險服務平臺網站,在跨省就醫查詢欄目查詢相關公共服務信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和個人,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和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的繳費情況。
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雇工個體工商戶、不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壹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是公民的身份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