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藏語意為“吉祥之地”,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緣,滇、川、藏三省交界處,東經90° 35 '-100° 19 ',北緯26° 52 '-29° 6544。總面積23870平方公裏,轄香格裏拉、德欽、未夕彜族自治縣,總人口33.4萬。自治州州府位於香格裏拉縣建堂鎮,距省會昆明706公裏。
迪慶是雲南省唯壹的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壹。迪慶州屬於青藏高原南延伸部和橫斷山脈西南腹地,地勢北高南低。境內三座大山被兩條河流環繞:梅裏雪山、雲嶺雪山、中雪山,瀾滄江、金沙江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11座。全州平均海拔3380米,3000米以上的面積占全州總面積的53%,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行政區。
境內地形呈深切割趨勢,地貌形態以山地、古高原、山峰為主。身高差很大。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雲南最高峰。最低谷海拔1480米,相對高差5260米。該州氣候屬溫帶-寒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4.7°C-16.5°C,年極端最高氣溫為25 10°C,最低氣溫為27 40C。太陽輻射強,幹濕季節分明,立體氣候明顯。
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形成了迪慶奇妙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資源。原始生態突出,雪山、草甸、河湖交錯,各種資源密集。迪慶是雲南省最重要的資源富集區之壹。擁有森林、生物、水電、畜牧、礦產、旅遊等六大資源優勢。迪慶州是雲南省最大的林區之壹,森林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全州林業用地161.5萬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1.5.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6.4%。
主要品種有雲杉、紅杉、冷杉、高山松、紅豆杉、香榧、雲南松、側柏、香椿、洪通、華山松、山楂、金絲桃、杜仲、栓皮櫟、樟樹、油桐和各種各樣的杜鵑花。
由於壹山分四季,不同日子立體氣候明顯,迪慶有豐富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資源。高等植物2183種,其中藥用植物960多種。國家壹、二級保護野生動物60余種,真菌資源豐富,達147種。
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前景廣闊。全州現有草地91.3萬畝,占國土面積的21.6%,其中可利用草地629萬畝,居全省首位,是雲南最大的天然牧場。牲畜主要有牛、牦牛、黃牛、羊、豬等。
地理位置:迪慶位於雲南、西藏、四川三省(區)交界處,金沙江、瀾滄江中上遊,北與西藏昌都接壤,東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接麗江,西接怒江。
面積:泉州面積2380平方公裏。
人口:總人口34萬,世界上居住著13個民族,1000人以上的民族有9個。
行政區劃:轄中甸縣、德欽縣、未夕彜族自治縣,29個鄉。182村公所(辦事處)。
概況:迪慶位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並流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境內形成了復雜的地貌結構和動植物繁盛的多層次自然景觀,孕育了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有白芒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哈巴雪山、碧塔海、納帕海三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有金沙江、瀾滄江並行奇觀,有以深、窄、陡、美著稱的瀾滄江峽谷、虎跳峽、香格裏拉峽谷,“聖母峰”梅裏雪山卡格博峰(當地稱為王子雪山),緯度和海拔較低。該州各民族和睦相處,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習俗和民族文化。藏歷五月馬會、藏歷葛東節、納西族二月初八潮白水、彜族火把節、彜族廣季等已成為當地的傳統節日。這些雄偉的雪山冰川、壯觀的河流峽谷、迷人的高原湖泊、多彩的雪域草甸、豐富多樣的珍稀動植物、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美麗的歌舞節和風格各異的旅遊景點融為壹體。原始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風情,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筆下《消失的地平線》中的世外桃源——香格裏拉的原型,也是人們半個多世紀以來壹直在尋找的。
景觀:迪慶的自然地理特征應該概括為“三峽、兩江、壹壩”。“三山”即女山、雲嶺、貢嘎山平行貫穿南北,梅裏雪山、白芒雪山、哈巴雪山聳立在峰頂。“兩江”即金沙江和瀾滄江分別在迪慶境內430公裏和320公裏,其流域面積分別占該州國土面積的70%和30%。“壹壩”即中甸壩,占地40多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