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新泰鐵路線介紹?

新泰鐵路線介紹?

新泰鐵路線北起吉焦鐵路新店站(現稱臨淄站),經黑旺、錢媛、南博山站,出淄博,在萊蕪東站與萊茨線(金普線磁窯站至萊蕪東站)接軌,再向西轉泰山站與金普鐵路接軌,全長161.75 km。1958開始施工。淄博轄區內有9個車站,正線長69.8公裏。該線為新建壹級鐵路,由鐵道部第三設計院設計。1970建成,1974通車。截止1985,正線全長163.5438+0 km,設車站24座(含臨淄、泰安)。1959萊蕪境內修建林家樓至範鎮路基,停止施工。1972,交通部第壹公路局、第二公路局赴中國修建大中型橋梁。次年,泰安、臨沂、濟寧地區動員16民工團進行綜合建設。7月臨時操作1974。1981年1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全長161.75 km,總投資218萬元;境內長67.3公裏,橋梁17座1291.6米,涵洞268座6298.2米。萊蕪境內有常莊、廟山、桃花峪、孝義、萊蕪西、林家樓、司家嶺站、萊蕪機務段。

概況

線路起於何姿河二級階地新店,向西南進入山區,到達線路最高點常莊流域(70km+850m),海拔366.76m..從常莊到萊蕪東站地勢比較平坦,其次是範鎮站,是丘陵地區,再到泰安站,屬於比較平坦的泰來盆地。全線地質包括花崗巖、石灰巖、頁巖夾薄砂巖、砂卵石和粘土砂。萊蕪地區年最大降水量1369 mm,日最大降水量168.8mm;最高氣溫39.2℃,最低氣溫-2.5℃;穿越線路的主要河流有何姿河、文英河等。沿線大部分河谷年徑流不規律,地下水位壹般在6 ~ 10米以下。南廟山至範鎮地震烈度為7度,其余為6度。沿線有鐵礦、煤礦、石化產品,它的建成連接了吉焦、津浦鐵路幹線,緩解了濟南樞紐的壓力,起到了鐵路分流、加強戰備、發展山區經濟的作用。

線路架設

最初設計為新店-大石家,後期線路樞紐站改為津浦鐵路泰安站。全線主體工程將分三期進行。壹期工程起於鐵石站至黑旺,正線18.4km,包括秋楠、劉正、黑旺三站及鐵石站至秋楠站2.466 km聯絡線,於1970年4月開工(因黑旺鐵礦原輕軌新店至秋楠6.6 km,暫預留維持礦石運輸;鐵石至秋楠聯絡線和黑旺段建成後,礦石運輸將被分流,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所以先建聯絡線。本期工程由淄博、昌濰5個縣(區)組成的5個民兵團,共計1.3萬農民工,濟南鐵路局第四、第七工程隊,濟南軍區第四、第七工程隊200多名專業施工隊。1971壹期工程於6月1日建成通車。二期工程黑王至莊段,正線25公裏至60公裏,西銅鼓、北牟、西石門、錢媛站及新店至站正線6.6公裏,新泰線至鐵路1.479公裏。昌濰地區和淄博市15民兵組織約5萬人參與了這壹工程的建設。二期工程從6月1970至10月1973,* *完成土石方300多萬立方米,其中大中橋6座664延米,隧道12座7089延米。三期工程1973起,為了加快工程進度,交通部抽調了公路壹局和鐵路二局,山東省也抽調了大量農民工。主線60公裏至86.26公裏段路基、小橋涵、房建工程由臨沂地區6個民兵組織施工;謝家店大橋和王家莊至楊家橫的5條隧道由濟南鐵路局第二工程大隊在沂南縣民兵的配合下施工。截止1973,除廟子嶺隧道、範鎮立交橋改造外,其他工程均達到鋪軌水平。1974 1月,施工進入鋪軌架梁階段,7月1日全線簡易通車。1980 65438+2月31正式投入運營。本線路工程總投資2241.4萬元,平均每公裏造價1.4萬元。

技術改革

1981年1月1日,新泰鐵路正式辦理運輸業務後,1982年,張家窪鐵礦將其專用線引入林家樓站,礦方投資在該站增建4條巷;1982至1983,經濟局技術改造計劃投資216.7萬元,增加零、小項目。其他主要生產設備基本維持現狀1980。

截至1985年底,已發送旅客1983萬人。由於管道運輸等原因,貨運量僅為776.4萬噸,1985年最高貨運量為17710萬噸,僅占原設計年運輸能力的65438+。

新泰鐵路泰安至萊蕪段6月25日基本完工-7.10,2065438。接觸網基本完成,到發線延長至1050米。萊蕪西站拆除,閆家莊站壹條到發線拆除。7月28日至9月中旬完成臨淄至萊蕪段的剩余工作和改造。改造後的臨淄。7054不再停靠部分車站。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