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的財務目標可以是提前退休,或者環遊世界。也許有些人想找第二份工作來充實自己。總之每個人的目標不壹樣。這個目標不需要太復雜,但是我們需要分解,最好分解成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階段性目標。舉個例子,如果妳的目標是未來五年存三萬元首付,那麽妳每個月需要存500元。如果存了100萬想退休,每個月至少需要存800元。
2.可以克制沖動消費的欲望。
對壹些人來說,有時購物的沖動很難抑制。對於有良好消費習慣的人來說,他們通常會意識到沖動消費帶來的危害,不會為了看起來“有錢”而花費不必要的開支。
只有控制住這種沖動,才能每個月把錢存起來,壹部分用於投資理財,個人財富才是壹點壹點積累起來的。
那麽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消費沖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提前做壹個消費計劃: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還貸款需要多少,還有哪些可能的支出。只要簡單算壹下,就能很快算出每個月至少能省多少錢。
3.學會“自動化”財務管理
設定壹個理財目標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壹步步實現。這就好比每個人都知道存錢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存錢的人卻少之又少,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需要養成定期存款的習慣。
現在很多理財app(小財迷)都有工資自動管理的功能。只要設置好轉賬的日期和時間,工資到賬後,錢就可以自動轉入了。其實這和養老金的支付方式很像。每個月定期把壹部分工資存起來,需要的時候可以取出相當壹部分。
即使壹個月只能存250元,如果20歲開始存,按6%的收入計算,到65歲時,這筆錢就將近100萬了。這意味著妳越早開始存錢,最後妳得到的就越多。
4.定期對資產進行“體檢”。
就像我們定期體檢壹樣,每隔壹段時間就要檢查壹下自己的資產,看看自己是否還在朝著同壹個目標前進。
定期“體檢”意味著妳需要調整個人支出,了解自己的存款有多少,為退休做了哪些投資,是否需要為自己和家人配備壹份保險。換句話說,只有確切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才能知道自己能省多少錢。
5.保持自己賺錢的能力。
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的經濟狀況都是由收入決定的。畢竟妳能存的錢是有限的,但妳能賺的錢是沒有上限的。例如,錢生錢可以通過投資閑置資金賺更多的錢。白蓉投資平臺12個月年化產品收益11.8%,100元即可投資,操作方便,收益高。是個不錯的選擇。
工作之外,積極拓展社交圈,提升專業技能,讓自己隨時能遇到更好的機會,才是慢慢提高收入的最好方法。對於成功的人來說,他們不會坐等天上掉餡餅,而是懂得自己去爭取機會,而這往往是大多數人所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