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管理之父”是彼得·德魯克。他於65438年至0954年在美國創立了現代管理科學。
1909 165438+10月19、彼得·德魯克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維也納,祖籍荷蘭。先後在奧地利和德國接受教育,1929後在倫敦某國際銀行擔任記者和經濟學家。1931年獲得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65438-0937移民美國,在壹些銀行、保險公司、跨國公司做經濟學家、管理顧問。65438年至0943年成為美國公民。
65438年至0942年,被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企業通用汽車公司聘為顧問,研究公司的內部管理結構。
在1946中,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公司理念》,“講述在壹個大型組織中,不同技能和知識的人是如何壹起工作的”。本書的重要貢獻在於,彼得·德魯克首次提出了“組織”的概念,奠定了組織學的基礎。
從65438到0954出版了《管理實踐》,提出了劃時代的概念——目標管理。從此,管理學作為壹門學科被開創,從而確立了管理大師的地位。
1966發表《有效的管理者》,告知讀者,並不是只有管理別人的人才能稱為管理者。在當今的知識社會,知識工作者就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須是有效的。成為高層管理者必讀的經典。
1973年出版了巨著《管理:任務、責任與實踐》,是企業經營者的系統化管理手冊,也是學習管理的學生的系統化教材,告訴管理者他們付諸實踐的是管理學,不是經濟學,不是測量方法,不是行為科學。這本書被譽為“管理學”的“聖經”。
1982出版了《大變革時代的管理》,討論了關於管理者的壹些問題,管理者角色內涵的變化,管理者的任務和使命,面臨的問題和機遇,以及發展趨勢。
1985年出版了《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被視為德魯克繼《管理實踐》出版後最重要的著作之壹。書中強調,現在的經濟已經從“管理型經濟”轉變為“創新型經濟”。
1999《20世紀的管理挑戰》出版,彼得·德魯克明確將“新經濟”的挑戰定義為:提高知識工作的生產率。
作為第壹個提出“管理”概念的人,在當今世界很難找到壹個比彼得·德魯克更能引領時代的思想家:20世紀50年代初,他指出計算機終將徹底改變商業;1961年,提醒美國關註日本工業崛起;20年後,正是他第壹個警告這個東亞國家可能陷入經濟滯脹。從65438到0990,首次闡釋了“知識經濟”。
經濟人的終結-1939
工業人的未來-1942
公司理念-1946
新社會-1950
管理實踐-1954
美國未來二十年-1957
明日地標-1957
成果管理-1964
有效的執行者-1966
不連續的年代-1968
技術、管理和社會-1970
男人、思想和政治-1971
管理:任務、責任、實踐(1973)。
看不見的革命-1976(與養老基金革命壹起轉載於1996)。
人與績效:彼得·德魯克管理精華-1977。
管理學概論-1977
壹個旁觀者的冒險-1978(自傳)
畫筆之歌:sanso收藏的日本繪畫-1979。
動蕩時期的管理-1980
走向下壹個經濟學及其他隨筆-1981。
主管的變化世界-1982。
所有可能世界的最後壹個(小說)-1982
行善的誘惑(小說)-1984
創新與創業-1985
管理前沿-1986
新的現實:政府和政治,社會和世界觀-1989。
管理非營利組織:原則與實踐-1990。
面向未來的管理:1990及以後-1992。
生態願景-1993
後資本主義社會-1993
大變革時代的管理-1995。
德魯克論亞洲:彼得.德魯克與中內勇夫的對話。
彼得·德魯克論管理職業。
21世紀的管理挑戰。
必備德魯克-2001 [1]
下壹個社會的管理(2002)。
壹個正常運轉的社會)-2002年)
德魯克日報)-2004年
有效的執行者-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