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了解案件立案流程
法院立案後,會根據案件的性質和復雜程度,安排相應的審判程序。包括確定負責案件的法官,組成合議庭(必要時),安排庭審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法院會根據需要通知當事人繳納費用,比如案件受理費、保全費等。
第二,主動聯系法院詢問案件進展。
如果案件已立案2個月但未收到交款通知,建議當事人主動聯系法院查詢案件進展。妳可以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或親自與法院聯系。查詢時,需要提供案號、當事人姓名等基本信息,以便法院工作人員準確查詢案件狀態。
第三,了解是否需要繳費以及具體的時間和方式。
在查詢案件進展情況時,可以向法院工作人員詢問是否需要繳納費用以及具體的繳納時間和方式。如需支付,應按法院要求盡快支付,以免影響案件審理進程。同時也可以向法院工作人員詢問是否還有其他需要註意的事項,以保證案件的順利進行。
四、保持與法院的溝通。
在整個庭審過程中,當事人要與法院保持聯系,及時了解案件進展和法院要求。如有疑問或需要提供更多證據,應積極配合法庭,確保案件順利審理。
總而言之:
立案兩個月了,還沒收到交款通知。建議當事人主動聯系法院,詢問案件進展情況,了解是否需要繳納費用以及具體繳納時間和方式。在整個庭審過程中,當事人應與法院保持聯系,積極配合法院工作,確保案件順利審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壹百壹十八條規定,民事訴訟當事人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財產案件除交納案件受理費外,還按照規定交納其他訴訟費用。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可以按照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收取訴訟費用的辦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