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首創私塾,廣招學生。整理並以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為教材,以禮、樂、射、宮闕、書法、數學六藝為教育內容。
2.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將教育範圍擴大到老百姓,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打破了教育的貧富等級,“有教無類”的大綱使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
3.在教學方法上,孔子要求教師要有“有教無類”、“經國濟世”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註重幼兒教育和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誠實的學習態度,虛心好學,時不時復習所學,做到“溫故而知新”,拓寬加深新知識的外延,“舉壹反三”。
4.孔子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怒,不怒,不怒。”這意味著,當學生認真思考並達到壹定水平時,教師應該啟發和啟發學生。他也是最早在教學實踐中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擴展數據
孔子,名叫仲尼,春秋末期出生在陸毅(今山東曲阜)。祖籍易立(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創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視為“天之聖人”、“天之木鐸”。他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的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子的聖人、至聖、至聖之師、大成至聖之師、王之師、世代之師。他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影響深遠,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提倡仁、義、禮、智、信。晚年修訂了《詩》、《書》、《禮》、《樂》、《易經》、《春秋》六經。
百度百科-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