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題,這部電影的劇情可以用壹個詞來概括,殘酷又搞笑。影片從調侃的角度,把暴力、權力和對金錢、女人的原始欲望從農村帶到了城市。影片有三個主角,壹個是“藍百萬”富豪的資本家,壹個是八哥的暴力信徒,壹個是郝哥和他弟弟們的貧困無產者。影片用壹個看似滑稽實則現實的故事展現了他們各自的生活狀態。郝哥是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村霸。他壹直生活在壹個自己有優勢,有安全感的世界裏,故事的結局也在意料之中,受到了現實的洗禮。他的弟弟“老五”和“老六”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社會階層。我們身邊有無數“第五”“第六”的身影。他們不講究衛生,影響市容,滿口汙言穢語。我也覺得這部片子罵人比較多,但是怎麽能在網上把他們抹掉就假裝對他們來說不存在現實呢?有人擔心孩子看完會學壞。我不否認我認同網絡是壹把雙刃劍,未成年人往往對“18歲以下禁止入內”這幾個字有很高的探索欲望。很多網站為了吸引瀏覽,對壹些視頻、文章不分級、不評論,讓大家都能看到。但我不認為這是壹個小電影應該承擔的罪過,這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如果妳拔掉電源,當妳拿起肥皂時,孩子們也可以學習。對於那些鄙夷的批評這部電影的人,我只能說,雅俗並不是絕對的,這取決於妳的心態。妳可以克制自己原有的沖動,因為妳是成年人了,但妳無法擺脫。在某些時候,妳會選擇罵人,因為妳畢竟是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