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86年首次從土壤中獲得腐殖酸的研究至今,已有214年。如果以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編著的《烏金散》為例,腐植酸的應用已有400多年,充分說明了腐植酸的古老歷史。
我國有組織的腐植酸研究始於50年代末,主要是從泥炭的利用開始。60年代,全國掀起了使用腐植酸肥料改良土壤的熱潮,聲勢浩大。國家真正重視和推廣是在70年代中期以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鎮同誌親自抓,國務院分別於1974、1979年發布了110、200號文件,全面推進了我國腐植酸的綜合開發利用。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腐植酸工業的不斷發展,國家經貿委於1987批準成立了“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負責全國腐植酸工作的統壹組織和協調。壹些腐植酸資源儲量較大的省市也已列入政府工作序列,並為此成立了腐植酸辦公室。
我國腐植酸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大,分布廣,品位好。據統計,泥炭有6543.8+02.48億噸,居世界第四位;褐煤1265萬噸,還有大量風化煤。在生物工程的利用上,應進壹步篩選優良菌株,加快定向菌株的開發,使生化腐植酸或生化黃腐酸產品的資源化利用永無止境。
腐植酸作為壹種有機原料,廣泛應用於農業、林業、畜牧業、石油、化工、建材、醫藥、衛生、環保等領域。腐植酸的直接或間接應用有五個方面,可歸納為70節。中國開發的主要產品是化肥、農藥、獸藥、抗旱劑和飼料添加劑;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石油添加劑、工業水處理劑、水煤漿穩定劑、電池膨脹劑、陶瓷添加劑、油墨添加劑等100多個品種,基本構成了我國腐植酸產品的完整體系。
我國腐植酸的綜合利用雖然起步較晚,但技術水平在世界上並不落後。我國從事腐植酸科研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達109個,先後取得300多項科研成果,部分技術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HA有機肥、FA抗旱劑、SPNH高溫高壓降濾失劑、HA多功能無公害水處理劑等環保產品。“烏金口服液”等醫藥保健品,至今仍是國粹。
現在我國政府下決心治理生態環境,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這為腐植酸的開發應用提供了大舞臺。由於腐植酸具有特殊的功能,它將在防沙治沙、土壤改良、城市汙水處理、生態農業建設、綠色有機產品生產、藥物和保健品開發等方面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腐植酸的分類
根據來源,腐植酸可分為天然腐植酸和人工腐植酸。在天然腐植酸中,按其存在領域分為土壤腐植酸、煤腐植酸、水腐植酸和黴菌腐植酸。
根據生成方式,腐植酸可分為原生腐植酸和再生腐植酸(包括自然風化煤和人工氧化煤中的腐植酸)。
腐植酸按其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和顏色可分為黃腐酸、棕色黃腐酸和黑色黃腐酸。在以前的文獻中,也有灰腐植酸、棕腐植酸、綠腐植酸的名稱,其實是用不同的溶劑分離出來的。
按自然結合狀態分為遊離腐殖酸和(鈣、鎂)結合腐殖酸。
根據腐植酸的腐殖化程度(吸光系數)可分為A型、B型(真腐植酸)、RP型和P型(未成熟腐植酸)。
雖然腐植酸的分類多種多樣,但對我們的研究和應用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