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紅薯粉絲都是哪裏人?

紅薯粉絲都是哪裏人?

多珠紅薯粉條主要產於多珠鎮上村、沅陵、河南、河北等村。是會東山區的名產,采用高山種植的無公害檳榔紅薯(紫紅薯)為原料,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以傳統手工藝制作而成。

以前是山區人招待客人的主菜。

“改革開放前後,地瓜粉絲是山民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日前,記者在多珠鎮該村走訪時,村幹部稱,在舊社會,紅薯是當地農民的主食。農民將切好的紅薯放入缸中,用水沖洗後,缸中渾濁的水很快變得清澈,水底有壹層像米粉壹樣的白色沈澱物。煮熟後,這些沈澱物變成膠狀,顏色會從乳白色變成晶瑩剔透的淺棕色。農民把煮好的紅薯粉放在太陽下曬幹,再煮的時候,韌滑爽口,口感極佳。後來人們把幹粉切成條狀,紅薯粉條就誕生了。山區的人很好客。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通常會準備壹些紅薯粉條。客人來了,會做或者炒幾個以紅薯粉條為主題的菜招待客人。尤其是舉辦喜事的時候,紅薯粉條是必不可少的主菜。

近年來,隨著當地紅薯粉絲的普及,加上其獨特的口感和優良的品質,城市人也愛上了這道菜。在惠東縣的各大賓館飯店,紅薯粉條也作為特色菜寫在菜單上。

客人來買,往往供不應求。

據了解,現在當地很多人都是用壹個土豆磨把紅薯粉條磨成漿。紅薯從地裏挖回來清洗幹凈後,用土豆磨磨成漿。紅薯漿過濾後倒入大缸中,用搟面杖攪拌成糊狀蒸熟,就成了紅薯粉條。紅薯粉絲曬幹後,用機器切割,包裝,制成紅薯粉絲。

做紅薯粉絲壹般是每年農歷十月左右,因為那時候天氣好,正好可以曬粉絲,也正好趕上元旦春節的銷售旺季。“天氣好的話,做壹批紅薯粉絲至少要4天。”上村村民告訴記者,紅薯粉條煮熟後晶瑩剔透,非常韌滑,有獨特的紅薯香味,很受消費者歡迎。壹般都是客人來買,壹公斤能賣到15元左右,經常供不應求,而生紅薯壹般只賣1.6元左右壹公斤。

“當粉絲比賣生紅薯強。”這位村幹部說,現在每個村民家每年光賣紅薯粉絲就能收入壹萬元,兩萬多元,讓上村村民嘗到了致富的甜頭,甚至蓋起了樓房。據介紹,上村有300多戶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紅薯,都加工紅薯粉絲。為了幫助村民賣紅薯粉絲,村裏還成立了農產品購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