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年前,中國NPO行業就開始探索建立行業自律機制。2006年6月5438+10月,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愛德基金會聯合發起“中國非營利公益組織自律行動”,委托非營利組織信息咨詢中心作為自律聯盟的執行機構。
自律行動首任輪值主席、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何說:“接受這個標準後,要邀請獨立的第三方做壹個評估,並向社會公開信息。這種行業自律機制的建立,可以避免‘壹人生病,人人吃藥’的麻煩,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可怕後果。”
同樣是自律聯盟發起人之壹的納拉達基金會副主席徐永光表示:“對於我們這樣的基金提供者,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律標準的建立,幫助我們篩選公益組織。杜南基金會也願意遵守這壹標準。雖然納拉達基金會是非公募基金會,我們的資金大部分是企業家個人的錢,但我們仍然不會降低標準,公信力是第壹位的。”
長期以來,我國缺乏非營利組織領域的監督機制,公眾對非營利組織的了解主要來自媒體。而媒體屬於事後監督,往往只有出現問題才會關註。公眾與非營利組織之間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影響了我國公益事業的發展。何介紹,下壹步將嘗試對幾個不同性質的公益組織進行評估,然後在此基礎上修改自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