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為什麽正直的蜀漢大臣會為諸葛亮的死拍手稱快?

為什麽正直的蜀漢大臣會為諸葛亮的死拍手稱快?

跨過溫小河

諸葛亮死後,蜀漢國王劉禪穿便衣哀悼了三天。在舉國哀悼之際,有壹位蜀漢大臣為諸葛亮的死而慶賀。這個人是李渺,蜀國的統治者,韓安的將軍。據《華陽國誌》記載,他死於十二年(234年),先主穿便衣吊喪三日。(李)苗曰:“與霍禹未必叛。孝不好殺大臣,大臣怕其威脅,故漢奸生。”‘亮身貼強兵,狼頭’,五大不在側,吾常危矣。今天,它是光明和悲傷的,氏族贏得了整個。西戎休,大小慶。”皇帝很生氣,把他送進監獄懲罰他。

李妙的本意是勸劉禪不要為諸葛亮的死過於悲傷。從另壹個角度來說,諸葛亮的死也是壹件值得慶祝的事情。李妙給出的理由是,呂祿(呂後的侄子)、霍禹(霍光的兒子)不壹定叛逆;漢高祖宣帝不想成為殺死大臣的君主。都是因為大臣怕被君主迫害,君主又怕大臣的威風,君臣互相猜忌。

而諸葛亮卻有壹支強大的軍隊,有壹只狼在照看他(意思是不忠之心)。俗話說‘五權不在側’(出自《左傳》,五權是指太子、母弟、寶貝兒子、孫、長盛不衰的正清。這五類傑出人物在鎮守邊疆時容易發生叛亂,諸葛亮就屬於這五類。我壹直很擔心這件事(諸葛亮常年率領重兵)。現在諸葛亮去世了,但是他的宗族還保留著(避免了君臣之嫌),西部邊疆的戰事也可以停止了。這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值得慶祝。

如果只看這壹段朗誦,很多人會認為李妙是強盜,給諸葛丞相潑臟水,真的是罪有應得。但李苗不是歹徒,而是蜀漢的壹位剛直大臣。《華陽國誌》也記載:...第壹任主人領牧(益州牧)和(李苗)從事。當鄭丹點酒時,他被允許觀看,並讓(責備)已故的主人說:“魏震(劉璋)拿了將軍的宗室的心,並委托他招攬小偷的任務。然而,元恭失敗了,所以他先被打敗了。拿將軍藐視國家來說事,是很不妥當的。”先主曰:“知其不適宜,何不助之?”嶽曰:“匪不敢為,而無能為力。”如果壹個公司會殺了他,諸葛亮問也就情有可原了。

當初劉備取益州,引益州放牧。李妙公開譴責劉備,太不正統了。而劉備問李苗,妳覺得我不該這麽做,妳為什麽不幫劉璋?李苗回答:不是不敢,是力量不足。法官要殺李苗,諸葛亮為李苗求情,避免李苗死亡。

既然李妙不是混混。那麽,李苗對劉禪的好有意義嗎?其實還是有很多道理的。這不是簡單的質疑諸葛亮的氣節。從君臣之間的權力矛盾來解讀。很多人都熟悉“周公輔佐成王”這個歷史典故。有句詩叫“周公畏流言”,周公和王乘的關系難免令人生疑,更何況諸葛亮和劉禪是兩個姓氏的人。

諸葛亮當丞相期間,主弱臣強,以諸葛亮的能力和威望,實際權力已經在劉禪之上。劉禪沒有抱怨諸葛亮,沒有擔心諸葛亮被廢?據《襄陽紀》記載:...破曉之初,眾人求建廟,朝廷不肯聽禮,百姓因時節故祭於道人。那些說事的或者認為可以在成都立廟的,後者就不跟了。也就是說,諸葛亮死後,各地都要求為諸葛亮建廟,但劉禪不允許。可見,劉禪和諸葛亮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

諸葛亮去世時,他的兒子諸葛瞻只有八歲,養子諸葛喬已經去世。如果說,諸葛亮身邊還有司馬師和司馬昭這樣的兩個兒子。所以,諸葛亮很難成為司馬懿。劉燦·陳放心嗎?漢、趙、魏“三族分晉”的歷史典故我們都知道,但漢、趙、魏誰是最初不是晉國忠臣的祖先呢?誰沒有為晉國的疆域擴張立下過汗馬功勞?當初誰想到後人會瓜分晉國的領土?最後這些忠臣良臣都成了非臣,這不是漢、趙、魏的祖宗造成的,壹切都是權力和利益的鬥爭造成的。

李妙說諸葛亮也是這樣。諸葛亮權力太大,全副武裝。如果他身邊有壹個成年繼承人,他什麽都做得出來。這勢必會引起蜀漢的懷疑,諸葛亮可能會重演霍光的家庭悲劇。所以,李妙把諸葛亮的死視為幸事。對劉禪來說,諸葛亮的死不再對他構成威脅。這時候更需要安撫諸葛亮的老部下。而李渺對地位的忽視,暴露了權力鬥爭的醜惡,更加彰顯了劉禪的卑鄙和忘恩負義,不利於蜀漢民心的穩定,因此受到了懲罰。

參考史籍:《華陽國誌》、《三國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