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橋及其連接線工程是河源城市路網主骨架中重要的“壹橫”,是未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東西向主幹道。迎客大橋建成通車後,不僅可以改善河源市東西兩側的交通環境,還可以促進河源市東部的發展,加快紫金縣西部的發展,對進壹步拓展河源城市空間,方便人民出行,提升河源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施工單位中鐵壹局廣州分公司已經開工建設。
國慶前夕,全長844米的河源迎客橋正式通車。
據悉,河源市迎客大橋創造了多項第壹:河源市第壹座斜拉景觀橋,我省唯壹壹座雙菱形獨塔四索面斜拉橋;是河源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第壹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河源第壹個采用BT模式融資建設的市政項目,也是河源引進的第壹個由央企中鐵壹局承建的市政項目。
中國在功夫上講究底盤的穩定,“練拳先練腿”。河源市迎客大橋主塔也有兩條腿:壹條是樁基,整個主橋的所有受力由24根樁基支撐。每根樁基直徑2.5米,高33-46米,分三排,24根樁,灌註4800立方米混凝土,深入河床30多米,牢牢紮入巖層。另壹條“腿”是樁帽,長46.35米,高4.5米,寬15米。它由3100立方米混凝土制成,也是河源最大的深水大體積混凝土承臺。混凝土承臺和24根樁基融為壹體,兩條“腿”支撐著整個主橋。
河源市迎客橋工程處主任彭澤洲介紹,“底盤”建成後,建成兩座雙菱形組合結構的主塔,每座高95.8米,相當於33層樓高。主橋為獨塔四索面斜拉橋,長262米。它從東、西兩端與主塔相接,在主塔處由橫梁連成壹體。整個橋身的承重能力由136高強度鍍鋅細鋼絲斜拉索均勻地拉在主塔上。
據了解,河源迎客大橋從開工到通車,共有30多個工程隊近2000人次,歷時31個月。最終完成了盈科大橋全線主體工程施工,僅盈科大橋就用了6.8萬立方米混凝土,1.2萬噸鋼筋。
為東莞廣州塔、虎門大橋等多個大型地標建築做過外塗的工程隊,專門為河源迎客橋做“換裝”塗裝。橋塔頂部的150泛光燈、1666輪廓燈以及***1800多盞探照燈為大橋增光添彩。夜幕降臨,大橋如彩帶般橫跨東江。從正面看,兩座主塔組成壹個大大的字母“M”,既是英文Mother的第壹個字母,也是Magic的第壹個字母,展現了大橋的神奇之美,寓意河源人的水源東江水是滋養客家人的母親河。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