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最南端,總面積19112.5平方公裏,轄景洪市、猛海縣、猛臘縣。全國有10個縣級國有農場,6個中、省級科研單位。全州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彜族、瑤族、基諾族、苗族、佤族、漢族等13個民族,99萬人。
壹、優越的自然環境
西雙版納位於熱帶北緣,橫斷山脈南端。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風氣候的影響,熱帶雨林氣候兼具大陸性和海洋性。全年溫暖濕潤,多雨,安靜寒冷,幹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從18℃到210℃,降雨量從1100毫米到1900毫米,年日照時數從1700到2300小時。整個地形由北向南完全傾斜,兩邊高,中間低,形成深深切割的高原地貌。州內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477米,明顯區別於山區和壩區。全州面積2868.7萬畝,其中山地占95%,壩區占4%,水域占1%。面積在萬畝以上的壩區有23個。耕地654.38+0.634萬畝,占總面積的5.7%。
第二,區位優勢獨特
西雙版納西南與緬甸、老撾接壤,邊境線966.3公裏。其中中緬段288.5公裏,中老段667.8公裏。毗鄰泰國和越南。有六公裏通往老撾和緬甸,被稱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湄公河離開西雙版納,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流入南海。目前,全州有3個國家級口岸和1個省級口岸,初步形成了水陸空出入境交通立體網絡。
第三,熱帶資源豐富
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3.2%,有熱帶雨林800多萬畝,其中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區402萬畝,是地球上北回歸線附近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該州動植物物種分別占全國的1/5和1/4,素有“動物界”、“植物界”、“物種基因庫”之稱,已被列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圈。
第四,民族文化悠久。
西雙版納各民族歷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文化傳統。傣族的潑水節、哈尼族的嘎唐帕、拉祜族的拉祜族擴展、瑤族的王磐節、基諾族的特茂克等民族節日,以及少數民族的飲食、服飾、民居建築,都反映了獨特的傳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
動詞 (verb的縮寫)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昆明至曼谷國際走廊西雙版納段已列入國家實施計劃。瀾滄江景洪港在國際航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十分繁忙。西雙版納口岸機場已開通兩條國際航線和十條國內航線,與國內大中城市相連。通信網絡比較完善,邊境口岸通信已全部實現微波和光纜傳輸網絡,城鄉均實現了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和無線尋呼。國家電網與省級電網相連。目前已經形成了四大AAAA景區,形成了多條由多個AAA、AA級景區組成的精品旅遊線路。壹批星級酒店,數百輛豪華中巴車,使我州具備了強大的接待能力。
西雙版納著名景點
景點:
野象谷曼飛龍寶塔橄欖壩
熱帶植物園的典滿瀑布,只有壹棵樹和壹片森林
大羅江風景春環公園義烏古鎮
周總理紀念碑孔雀湖水鏡塔
茶樹王滿鬥民俗活動村潑水節觀景臺
滿飛龍水庫空中走廊白象湖
蒙陽象形樹民族風情園曼景蘭旅遊街
雲景紅滿閣佛寺景真八角亭
瀾滄江風光茶馬古道景區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漫灣——哀牢山景區滄源瓦山滄源巖畫
光雲寺基諾山景谷蒙臥佛寺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