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如何評價班級呢?作為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離不開聽課和評課。每所學校最重要的是教育質量。它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每個老師都致力於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壹系列的傾聽和評價活動正在進行。聽講講評是研究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直接、最具體、最頻繁、最有效的方法。聽課評課是我們壹線教師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研究教學的重要舉措。我們的信息技術教材裏就有這樣的材料。蕭伯納說:“妳有壹個蘋果,我有壹個蘋果,互相交換後還是壹個蘋果;如果妳有主意,我也有。互相交流後,大家都是兩個想法。”因此,教師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可以達到交流教學經驗、相互學習的目的。聽講講評有幾個功能:壹是教研功能。事實上,聽課評課不僅是壹種教研活動,也是壹種科研活動。它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既是驗證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也是實際操作、升華為理論的過程。我們可以在聽課和評課中學習和吸收很多教學理論、經驗和先進的教改信息,並運用到教學中去。也可以總結自己的經驗形成理論。如此循環往復,教師的教學專業素質必然會大大提高。第二,鼓勵開發功能性聽力與評價課程,對拓寬教師視野、激勵教師進步、發展教師教學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導教師走教學能力螺旋上升的道路。三、教學診斷的作用是有針對性的聽課,評課時對班級進行綜合分析。在分析過程中,在肯定優勢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存在的問題。有必要從教師學習教材、處理教材、理解學生、選擇教學方法和設計教學程序等方面進行透視,並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最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這是壹個診斷、診斷、治療的過程。第四是溝通協調功能。可以協調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的溝通能力。信息技術課聽課和評課的特點在於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的角度不同。聽評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要從常規上評價教學目標;對教材加工的評論;對教學程序進行評論;評論教學方法和手段;評教師基本功;評論學習和指法;評論師生關系;除了評價教學效果,還要註意評價兩個方面:壹是評價學生的能力培養。我們信息技術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貫穿於每壹堂課的點點滴滴。在每堂課上,不僅要教會學生使用這種技能,而且要讓學生明白為什麽要掌握這種技能,在生活和學習中如何使用這種技能,以及將來如何運用所學技能解決問題。所以在聽信息技術課和評價信息技術課的時候要註意這方面。二是評價學生的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生的評價要求應該更高。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表現為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表意見、敢於質疑提問、積極做實驗、積極與同學合作。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程度如何?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人數眾多,參與學習活動的方式也多種多樣。除了常規的閱讀、寫作和練習外,適時組織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參加學習活動的時間適中。老師講解不超過1/2,學生自主學習時間不低於1/3。學生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否有效: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同伴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可以從給定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收集處理、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提高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總之,有效的聽課和評課是我們每壹個老師提升自己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