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棉上市以來,國內籽棉收購價格壹路上漲,從上秤的每斤2.4元漲到現在的2.8-2.9元(三級,衣分36%,即100公斤籽棉可加工成36公斤皮棉)。最近河北邯鄲、陜西大理的價格甚至達到了2.92元。
北京棉花信息展望咨詢公司國內信息部經理李華認為,由於產量下降,棉農惜售,棉花收購市場看漲。
與前壹年相比,2005/2006年度棉花產量將大幅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04/2005年度國內棉花總產量為632萬噸,預計2005/2006年度產量為560萬噸。
李華認為,560萬噸這個數字過於樂觀。因為今年播種面積大幅減少,農業部預測數據減少11%。同年災害比較嚴重,尤其是8、9月份降雨過多,導致單產下降。李華說:“產量下降將支撐棉花收購價格。”
“65438+10月的天氣情況比較重要,天氣變化會直接影響產量,進而影響籽棉收購價格。但即使5438+10月6月天氣好,江蘇、安徽等地減產也是不可逆的。”李華說。
棉民惜售,直接影響棉花收購價格和收購進度。目前部分地區特別是受災地區棉農對未來棉價的心理預期較高。中國棉花網信息部馮認為,農民惜售與當地災情有很大關系。如果當地受到影響,農民將希望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棉花,以彌補損失。
今年棉花質量很不均衡,主產棉區棉花質量不好,成熟度不高,比如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李華說:“和去年比,壹個是檔次比較差,壹個是服裝百分比原來估計比較高。現在除了山西、陜西、新疆,其他地區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