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 4754-2017):
1.主營業務屬於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環保、郵政、社會服務等專用設備制造-環保專用設備制造(行業代碼3591)。是指用於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土壤修復與采樣、噪聲與振動控制、環境應急及其他環境汙染防治的專用設備制造。
2.輔助業務屬於批發零售-批發業-機械設備、五金制品、電子產品批發-其他機械設備、電子產品批發(行業代碼5179)。
擴展數據:
環保產業是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區、跨領域、與其他經濟部門相互滲透的產業。因此,有專家建議將其列為“知識產業”之後的“第五產業”。
環保產業在國際上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環保產業狹義的理解是末端治理,即在環境汙染控制減排、汙染清潔和廢棄物處理方面提供產品和服務,而廣義的理解包括生產中的清潔技術和節能技術,以及產品的回收、安全處置和再利用,是對產品從“生”到“死”的綠色關懷。
據統計,全球環保產業市場規模從1992年的2500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6000億美元,年均增長8%,遠超全球經濟增速,成為各國高度重視的“朝陽產業”。
根據《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環保服務業產值超過5000億元,形成50家左右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環保服務公司,年均增長40%,服務業占環保產業比重達到30%。
這也說明中國的環境服務業更有發展潛力。
參考資料:
行業分類-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