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約145-208)東漢末年醫家,漢族。人物塑造,阿芳,沛國橋(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與華佗、董楓、張仲景並稱“建安三神醫”。關於華佗的家鄉,壹般認為華佗是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
張仲景,名機,生於東漢元嘉、永興年間(約150 ~ 154),卒於建安末年(約215 ~ 219),活了約七十年。被稱為醫學聖人。南陽縣聶陽(今河南省鄧州市城區、河南省南陽市葛東鎮張寨村)人。相傳為孝宗,長沙知府,故稱張長沙。
李時珍(1518 -1593)
董碧,湖北周琦(今湖北蘄春縣周琦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鄭德十三年(公元1518),卒於宗申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3)。他的父親李顏穩是當地著名的醫生。李時珍繼承家學,重視本草,富有實學精神,樂於向勞動人民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在武昌被楚王召去王宓當“殿官”,掌管好大夫府的事務。三年後,被太太醫院推薦去北京判刑。泰醫院是專門為朝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壹些庸醫搞得壹塌糊塗。李時珍在這裏只幹了壹年,就辭職回國了。李時珍查閱了800多種歷代醫學及其學術研究的書籍,結合自己的經歷和考察,編纂了《本草綱目》壹書,歷時27年,是我國明代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它在國內外受到了高度評價,並出現了幾種語言的翻譯或刪節版本。此外還有《湖濱脈學》、《奇經八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