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托兒所的蔡浩洋小朋友,入園時已經過了適應期,所以很快融入了這個群體,但是規則意識不強,很隨意。而且他懶,不肯用小手拿出來。同時也比較任性。
因為我在托兒所的時候不太註重托兒所孩子的規則訓練,剛進托兒所的時候年紀小,規則不多。來到公園後,桌上遊戲托兒所的興趣並不是很高。每天玩壹會兒,玩具就會扔得滿地都是。因此,楊洋在托兒所養成了壹個習慣,他沒有自己整理玩具的習慣。進了小班,不能馬上換,早上打完桌遊也不能收拾玩具。下課後,他還會在各個區域轉悠,拿出各種玩具玩。
與其他孩子相比,楊洋懶惰,參加各種活動的熱情不高。老師打鈴鼓的時候,只是坐著不動,躺在椅背上。在操作活動中,耐心不夠,註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容易分散。老師要不斷提醒他,督促他做好每壹件事。
楊洋也很固執。有壹次,吃完玩完水果,別的小朋友還把桌上的水果皮放在垃圾桶裏,除了楊洋面前的很多。老師提醒他把水果皮扔掉,他就是不肯扔,還撒嬌。這也和家庭教育方式有關:正因為如此,他才沒有獲得五角星。放學後爺爺來接他,他說:“爺爺,給我買好多五角星。”爺爺讓老師給他貼壹個,也沒問為什麽沒得五角星。
二、具體措施
(壹)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1,增強他的規則意識,老師教他整理玩具的方法,讓他知道玩完玩具要自己整理。
2.讓他明白,如果課後老師沒有邀請他玩玩具,他就不應該隨意拿走。
(二)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調動他的積極性,讓他主動參與活動。
2.平時多讓他做動手操作,提高他的動手能力和自信。
(三)良好人格的培養
1,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形成良好的人格,懂得謙虛和互助。
2、開展家長的工作,讓家長配合* * *培養孩子的性格,不要在家裏太嬌慣和溺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