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方向不壹樣,還是要找機會理性平和的討論。在尊重對方意願、理解對方需求的前提下,傾聽對方的想法,友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討論,友好協商,爭取達成壹致。
1.在大方向壹致的前提下,可以求同存異。沒必要在小細節上強求壹致。不同的觀點有利於思想的碰撞,產生新的火花。
2.影響對方的前提是提升妳的影響力,而不是通過說教、控制、威脅或者收回愛來迫使對方順從妳。與其強求對方服從自己的觀點,不如不求壹致。
育兒觀念不壹致本身不是問題,而是如何處理“不壹致”。當夫妻倆討論育兒觀點時,孩子有什麽感受?是沒有判斷的表達還是人身攻擊?是和平討論還是激烈爭吵?我們給孩子傳遞了什麽?我們是要以平和接納的心態面對多樣性,還是要強迫對方去順應與自己不同的東西?這遠比沖突本身重要。
孩子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不能被育兒專家包圍。即使都是育兒專家,大家的看法也可能不壹致。所以,夫妻倆對觀點不壹致的良好回應,是為了給孩子示範以後如何聰明地處理人際沖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影響力。
陪妳帶孩子。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思思說育兒(ID: sisi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