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工商資訊咨詢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本文列舉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常見的問題(三個以上),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1,學生主體性不強,老師還是主導。學習效果差說明備課不科學,完成教學目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每節課的時間是固定的,任務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3、嘩眾取寵,偏離教學本質。在我看來,其中壹個原因是課件的設計過於花哨,註重感官欣賞,忽視教學效果,有嘩眾取寵的感覺。另外還有壹個問題就是老師的引導不是很成功。就像放風箏壹樣,他們註重的是放,而不是接,所以教學任務很難完成。沒有信息技術的介入,還是比較實用的好。教學在於效果,而不在於表演。4、不能濫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班級都適合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壹些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而不管教學內容中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時機是否合適。學生花太多時間看屏幕,花太少時間獨立探索、閱讀和練習。5、不能單打獨鬥近年來,寬帶、校園網鋪天蓋地,面對優越條件,壹些人思想認識不到位,仍然“不走陽光路,只走獨木橋”,對課程整合有片面的認識。他們認為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大多是信息技術教師的事,因為信息技術教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卻不知道“人人劃槳揚帆”,需要。6.既要在公開課、評課中註重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又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有些老師在要求整合班、公開課的時候只想到整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沒有利用信息技術的優越條件,尤其是老教師,認為自己多年沒有整合,效果不錯。但是,他們現在提倡的是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可以為教學註入活力,解決壹些長期困擾教師的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提高壹定的教學效果。7、盲目依賴信息技術有些老師發現了壹個“好”的網站,裏面提供了很多綜合技術課程和相關資源。我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並下載了壹份課程設計與集成技術的工作表。該單位的工作有兩項技術整合活動:查找並列出相關知識信息網站列表;8、不註重實效,嘩眾取寵有些老師認為,用的技術軟件越先進,教學就能越先進;教學課件越新穎,使用的圖片、動畫、音頻越多,越能體現信息技術的作用。或者說,有些教師認為教學中使用的技術手段越多,越能體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在這種誤區下,很多老師為了在公開課上“露臉”,大力開發“優秀課件”,結果卻讓學生在新技術面前分心或無所適從;或者,壹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濫用各種技術手段,使課堂教學成為新技術設備的展覽。9、缺乏控制能力,課堂失控在很多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於課堂上突發的技術問題束手無策;或者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教學。比如讓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往往壹兩個“小天才”什麽都做,其他學生什麽都不做。再比如,當學生被要求在技術組中展示自己的學習作品時,每個組通常只關註自己的展示內容,而對其他組的展示內容壹無所知或漠不關心。10,“作秀”太可疑。目前,雖然有許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開放課程,但很少用於實踐性學科教學。很多整合行為只是為了展示需求,並沒有深入到日常教學中。公開課“秀”的背後,隱藏著教學改革面臨的現實困擾:很多壹線教師表示,考試的壓力迫使學校和教師采取填鴨式的聽寫教學,他們無暇顧及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實踐。這是因為,雖然信息技術可以促進教學效果,但當采用技術後,很多教學內容無法在原來的教學學時內完成,設定的教學任務無法落實。在單個課時或課堂教學中,壹些設計良好的集成技術的教學活動很難開展。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學科內容都適合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如果強行用信息技術來教授所有內容,會適得其反,增加師生負擔,效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