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球結構的銷售中,甚至有“穩賺不虧”的宣傳。
雪球結構的風險有多大?下面是雪球結構原理和大家的分析。
雪球結構的最大特點是,如果目標價跌破約定下限,投資者的本金是無風險的。即使觸發敲入,如果到期能漲到開盤價的位置,依然不虧。這種跌落保護機制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雪球的安全性,這種安全性被用在各種銷售場合,作為營銷的壹大亮點。
由於專業能力的欠缺,或者說計費展業的迫切性,壹些銷售人員在推薦雪球近期的新股時,將“跌保”形容為“穩盈不虧”。此外,雪球結構對投資後的五種情況設定了不同的盈虧規則,讓部分投資者難以理解,更容易忽略潛在風險。
雪球結構產品的重要關註點有:掛鉤標的、初始價格、敲入/敲出價格、產品期限、券別等具體條件。這些因素決定了這個雪球產品的投資性價比。
投資者買入後會面臨五種情況,壹種是賠錢(上面的綠線5),壹種是不賺錢(上面的藍線4)。也就是說,觸發後價格沒有漲回初始價格,損失差價(初始價格-到期價格)。觸發後漲回初始價格但不觸發敲出,拿回本金的100%。這種情況下,雖然本金沒有損失,但相當於資金閑置了24個月,產生了機會成本。
雪球結構在掛鉤標的極度下跌的情況下會虧損,不是穩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