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勤奮和節儉的警句:
1,不在乎窮,不擔心富。——解讀:不要為貧窮而煩惱悲傷,也不要為財富而奔忙。語言出自東晉末至南宋初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2.憂勞可以興國,閑可以亡。——解讀:擔憂和努力可以振興國家,尋求享受安逸肯定會危害生活。出處是北宋歐陽修的《新五代史:靈官傳》。
3.只有節儉才能成為誠實,寬恕才能成為美德。解讀:節儉可以使人幹凈,寬恕可以形成風度。起源於
南宋趙的“慎獨、節儉”
4、壹粥壹飯,想想都不容易;半絲半縷,很難保持對物質資源的思考。——解讀:壹碗粥,壹碗飯,應該算不容易走動;半絲半線,往往很難想到得到這些東西。出自清代朱柏廬的《治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勤能補拙,儉能守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