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是銀行的銀行。它保留商業銀行的法定準備金,並向它們放貸。這些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借款的利率被稱為貼現率。舉個例子,壹個人手裏有1,000元的國債,還沒有到期,但是他現在急需壹筆錢,於是他把這筆國債拿到銀行換成現金。這時候銀行就不會把他買的債券的利息全額給他了,銀行還要收壹些手續費。商業銀行收到這張票,如果不需要錢,可以放在手裏,到期賣出債券賺取利息。如果商業銀行急需現金,它會將這種債券送到中央銀行貼現貸款。央行收到這張票據後,會按照央行規定的貼現利率貸給商業銀行。這個貼現率在中國被稱為再融資利率。
如果央行的貨幣政策從緊,其貼現率就會很高,商業銀行向央行借款支付的價格就會很高,這說明央行不願意放出這筆錢。相反,如果央行給商業銀行壹個較低的貼現率,商業銀行缺錢的時候也願意向央行要貸款,要貼現,說明央行這個時候是願意放錢的。所以央行通過控制貼現率來控制貨幣供給閘門。而且嚴格來說,貼現率是唯壹由央行直接規定的利率。
央行提高貼現率,商業銀行貸款難,企業貸款難,經濟運行放緩,經濟規模萎縮。也是強硬手段,所以央行不能頻繁調整貼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