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放量是指股票在壹段時間內成交量相較於之前同時間段顯著增加的現象。通常,這種放量的增加是股價上漲的信號。當成交量的增加在1-1.5倍範圍內時,我們稱之為溫和放量,這是市場的正常表現。然而,如果放量超過兩倍,投資者就需要警惕,因為這可能暗示著更大的市場動向或潛在風險。
放量成交反映了買賣雙方的力量對比。如果是買盤驅動的放量,意味著需求強勁,股票價值有望上升。相反,如果賣盤占據主導,放量則可能導致股價下跌,因為賣壓大於買力。放量的價格是由買賣雙方的成交價決定的,賣出價高於買入價,這在股票交易中是基本規則。
對於壹般的股票,穩定的區間放量通常被視為正常,特別是當它不是突然發生的。區間放量的情況可以分為幾種:在低位,由於成本較低且風險較小,持續的放量通常預示著股價上揚;在中位的拉升階段,買入行為推動股價上漲,賣出則引發下跌;而在高位,如果莊家已經將股價推高到理想價位,這時的放量可能意味著出貨,股價可能不再持續上升,反而可能反轉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