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最高的應該是私募裏的精英,但是他們忙著做票,忙著調整心態去旅遊,沒時間公開評論。
其次是學術,分為兩類。壹種是來自公共基金,比如王亞偉,他也很忙。如果對投資導向做評論,提了就是陷阱;第二類是券商的策略分析師,很多能把握大勢,經常發報告,比如程、、滕胤。......
再次,是服務於中小機構的顧問,或者是在野的所謂股評人。他們犯錯的概率並不比我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