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理論被稱為是“公司金融學奠基石的理論”,這個理論是關於融資決策的。香帥把這個理論稱為企業融資的地平線理論。
兩個M分別是兩位作者名字的首個字母,米勒Miller和莫迪利亞尼Modiogian。米勒也因為他在MM理論中的貢獻,在1990年和馬科維茨、夏普分享了諾貝爾獎。莫迪利亞尼是因為在之前過世了,所以沒有拿到諾獎。
修正的“MM”理論 :早期的“MM”理論,嚴重脫離實際,尤其是假設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和不存在公司所得稅。
五年後,兩位大師放松假設前提,提出存在公司所得稅的修正“MM”理論。主要論點大致為:考慮到所得稅後,負債越高,公司的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的收益或總價值就越高,最佳的資本結構是債務資本占資本結構的100%比例。
擴展資料
1、壹個企業的市場價格決定於它未來能創造的價值。
2、在有稅收存在的情況下,壹個企業的價值會隨著債務比例的上升而上升。而增加的那部分價值,就恰好等於利息乘以公司的稅率。
3、當債務存在著破產風險的時候,壹個企業的價值會隨著債務比例的上升而下降,而下降的價值就等於公司總價值乘以破產的概率。
百度百科-MM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