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眾多的宮殿”,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壹個地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鄂爾多斯高原腹地,北緯37° 35′24″和40° 51′40″之間,東經106° 42′40″之間。
鄂爾多斯屬於北溫帶半幹旱大陸性氣候區,冬夏變化很大。截至2018,鄂爾多斯下轄2區7旗,市政府設在康巴什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6月0時11,鄂爾多斯市常住人口為215.4萬人。
歷史演變:
鄂爾多斯歷史悠久。1.4萬年至7萬年前,河套人在伊克昭盟烏審旗薩拉烏蘇河(又名無定河、劉宏河)繁衍生息,創造了著名的古代“鄂爾多斯”文化,史稱“河套人文化”。
大禹立國後,又分九州。此時的鄂爾多斯屬永州管轄,而鄂爾多斯的西南則屬曲叟國管轄。
為湯所滅,夏之子隨家人逃往運河避難。此後,鄂爾多斯西南壹直由項桓統治。商朝建立後,鄂爾多斯西南被劃為鬼方。
商朝滅亡後,犰狳的軍事實力越來越強,威脅著西周的安全。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和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先後兩次派大將南中、尹吉甫攻打犰狳,命南中在撒勞的蘇河、玉溪沿岸築城,史稱朔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