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紅的時候會除權除息,除權除息之後股價會相應的下跌,但是投資者的總資產是沒有變化的,所以很多人就想在股票除權除息之後買入,因為股價跌了。
除權除息後的股價是如何計算的?
除權除息後價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紅利)/(1+送轉股比例)。股票分紅的時候無需自己動手,除權除息的時候也不用自己計算價格,都是自動到賬並且自動降低股價的。
比如某上市公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同時按照10配5的比例向現有股東配股,配股價格為6.4元。若該公司股票在除權除息日的前收盤價為11.05元,則除權除息報價是9.4元。
現金紅利每10股派1.5元,1股為0.15元;
流通股變動比例為5/10=0.5;
除權(息)價=(11.05-0.15+6.4*0.5)/(1+0.5)=9.4元。
股票若是要分紅了,會有壹個公告,公告裏面會表明哪壹天是股權登記日,股權登記日過後就是除權除息日。當上市公司向股東分派股息時,就要對股票進行除息;當上市公司向股東送紅股或配股時,就要對股票進行除權。
需要註意的是,股票分紅對於參與者來說並不是多賺錢,多拿錢,因為分到的錢就是從股票裏面拿出來的,再者是股票分紅還關系到扣稅的問題,若是持有時間短就賣出,需要繳納高昂的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