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圖產生於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710年後,日本大阪唐島飯社開始運作世界上最早的期貨合約。k線圖是日本商人本紀在1750年發明的,用來記錄大米的每日價格。k線於1985引入美國,與美國竹圖合並,被稱為“兩大主圖”。然後k線從美國傳到臺灣省,再從臺灣省傳到大陸,於是中國人開始了解和應用k線。
k線圖其實提供了壹種考察當前市場心理的可視化分析方法。雖然簡潔直觀,不具備嚴格的邏輯推理,但具有相當可信的統計意義。它真實、完整地記錄了市場價格的變化,比西方線性圖表更早地反映了約65,438+000年的價格變化軌跡,其信號更豐富、更直觀、更靈活、更早。k線圖技術經過近300年的演變,特別是在西方社會經過近20年的普及,已經廣泛應用於世界證券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等領域,成為技術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