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大規模基金管理領域,實證結果要好於個人對投資業績的主觀判斷。在全球範圍內,投資程序化交易,尤其是共同基金,是壹個熱門話題。
基於它的投資理念被稱為“被動投資”。被動型基金不認為基金業績能超越大盤。從長期的考察來看,所謂“專家理財”的實證結果基本跑不過大盤,“跑不過就抄”的想法油然而生。指數基金是被動管理的代表,近幾年流行的ETF是完全被動管理操作的。這種被動投資不需要個人判斷的主動介入,所以很多都采用程序化的交易方式,通過軟件自動跟蹤復制標的(比如S&P 100的股票市值)。
被動管理相信有效市場假說,認為證券市場已經充分反映了所有的信息,所以最好是靜止的。與主動管理基金主動操作組合不同,被動管理基金選擇復制指數,為了盡可能接近復制目標,除非跟蹤的指數成分發生變化,否則不會頻繁進出市場。
因為被動管理型基金的投資組合很少變化,基金需要支付的證券經紀費也少很多。此外,程序化交易的管理人少,也使得被動管理型基金的管理費更便宜,成為吸引投資者的另壹個特點。
根據實證數據,被動管理型基金的表現優於大多數主動管理型基金,且管理費低廉,難怪被動管理型基金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