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說股票有買就有賣是相互進行的交易行為。按照道理價格不應該漲跌,實際如此嗎?
我們通常說的買賣平衡是在相對的時間內進行的買賣行為,比如我們買東西,壹手交錢壹手交貨,我們雙方達成相同意見。妳付錢,它交貨,沒什麽不同。但是當妳從另個壹個角度看呢?貨物在壹妳們交易的同時,在別的時間它也在被其他人進行交易。妳只是其中的壹分子。假設貨物並沒有消耗,他只是被不同的人進行了流轉。但是相對數量的貨物整體處於平衡狀態。只是流轉的狀態不同。它並沒有消失。只是流轉的速度改變了,變快了或者慢了。
交易量同樣如此,其實它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只是衡量每天交易的數量。但是我們從整體查看或許有些不同的意義。當然要考慮不同時間了。
價格的變化並不是由交易的數量所制約。它是有資金的流動性所制約。交易數量的增加並不代表資金的流動強,他只是代表買賣的數量加大。資金的持續介入與輸出才是產生流動性的根本。這時價格才會漲跌,否則只是起伏很小。單獨的持續介入並沒有意義。
價格每天的漲跌也是從不同的時間看。我們從日線觀察,當縮小周期到10分圖,或許當天的成交量意義就不同了。關註我,不迷路。